[实用新型]快速掘进装载机无效
申请号: | 99209852.1 | 申请日: | 199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734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晓理 |
主分类号: | E02F3/04 | 分类号: | E02F3/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宜春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敬华 |
地址: | 336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掘进 装载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掘进装载机。
现有的装载机在作业掘进时,其所依靠的主要水平力是轮胎与地面产生的磨擦力,主要垂直力是铲斗刃的上翻力即掘起力,此二力的合力则为实际作业有用力,实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硬挤压掘进方式,一旦遇到硬介质物料的作业掘进时,其轮胎和有关轴、销等零部件就容易发生较大的损耗;且使其作业周期相对明显增加。中国专利公告的ZL95222847.5、名称为《电动挖掘装载机》,虽然采用了电动—液压—机械传动方式和独特的挖掘装载方式,但仍未克服传统的装载机所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装载机所存在的缺陷,将其它行业成熟的电控振动式液压技术运用到装载机上,提供一种使之达到液压振动的复合掘进方式,以提高其掘进和运作实效、降低零部件的损耗、实现铲斗内壁不粘物料等的快速掘进装载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快速掘进装载机,包括油箱、初滤器、精滤器、油泵、减压单向阀、手动控制阀、背压阀、直控平衡阀、前机架、翻斗缸、摇臂、小推杆、动臂、铲斗和铲斗刃,其特点是在与手动控制阀相邻处增设了一套由脉冲发生器、自回位按钮开关和电液控制阀构成的快速掘进装置。
所说的脉冲发生器应为4-29H2脉冲发生器。
所说的自回位按钮开关是安装在翻斗缸操纵手柄上的。
基于上述的设计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轮式装载机比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一是装载机在作业掘进过程中,如遇硬介质物料受阻时,只要用大姆指按下设在翻斗缸操纵手柄上的自回位按钮开关,即通过液压控制元件使翻斗缸的活塞杆在某位置时产生小范围往复位移式振动,再经摇臂、小推杆传递到铲斗的铲斗刃上作近似的上下振动,这样不仅能达到快速掘进、提高效率,而且在卸料时通过上述振动能使铲斗内壁不粘物料;
二是能有效地减少轮胎、机械零部的损耗及其动力消耗,必然要降低使用费用;
三是由于实现了电液控制手段,将为今后装载机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手指化打下了基础。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1-油箱,2-初滤器,3-精滤器,4-油泵,5-减压单向阀,6-4-29H2脉冲发生器,7-自回位按钮开关,8-电液控制阀,9-手动控制阀,10-背压阀,11-直控平衡阀,12-前机架,13-翻斗缸,14-摇臂 15-小推杆,16-动臂,17-铲斗,18-铲斗刃。
其中一些构件的连接方式是:翻斗缸13的一端是与前机架12铰接,其带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摇臂14铰接,而摇臂14的中支点与动臂16铰接,其另一端则与小推杆15铰接,小推杆15的另一端与铲斗17的上支点铰接,铲斗17的下支点与动臂16的一端铰接,动臂16的另一端与前机架铰接。
实施例说明:液压油从油箱1经初滤器2后,被油泵4加压,经手动控制阀9(当操纵手动控制阀时)使翻斗缸13的活塞杆进行大范围的往复位移,必然通过摇臂14传递给小推杆15作反向往复位移,使铲斗17发生以其下支点为圆心的对铲斗刃18而言的圆弧运动,当铲斗刃18的运动是在很小范围时,可看作近似的上下运动。这样,翻斗缸13的活塞杆的大范围位移,必然造成铲斗17相应大范围的圆弧运动,亦即铲斗刃18作大范围的圆弧顺逆运动。一旦手动控制阀9使铲斗17运行到某一特定位置后,操纵者认为有必要用大拇指按下设在翻斗缸操纵手柄上的自回位按钮开关7时,使4-29H2脉冲发生器6通电动作,并由其交替轮流控制电液控制阀8动作,而驱动液压油路对翻斗缸13进行某特定位置上的小范围往复振动,同样,使铲斗刃18产生振动。此时,只要操纵者将本机缓慢前进,即给铲斗17一个水平力,那么铲斗刃此时便可获得一个复合掘进力,该复合掘进力能产生如同用电冲击钻对坚硬的墙体打孔一样的效果,使之在不耗费很大动力的前提下,短时间的快速掘进作业。
若操纵者在卸物料后,即使铲斗17成下翻最大角后,按下自回位按钮开关7,则铲斗17的振动能有效地将其内壁粘附的物料振落。松开自回位按钮开关7,4-29H2脉冲发生器6即断电,停止工作。
液压油回流时,经精滤器3过滤后进油箱1;减压单向阀5对整个系统起安全保压作用;而背压阀10和直控平衡阀11则是起平衡油路压力作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晓理,未经徐晓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9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