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脂绝缘变压器高压线圈无效
申请号: | 99210435.1 | 申请日: | 199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3749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发明(设计)人: | 魏胜璋;陈建业;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胜璋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抚州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兵 |
地址: | 3442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绝缘 变压器 高压 线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树脂浸渍过的玻璃丝束缠绕成线圈包封绝缘并在模具中成型的变压器高压线圈,它适用于制造35KV及以下16000KVA及以下的树脂绝缘干式变压器。
目前,国内外制造的树脂玻璃丝缠绕变压器的高压线圈均采用每绕一层电磁线则缠一层树脂玻璃丝做绝缘层,线圈按一段多层园筒式或二段多层园筒式的结构绕制,再在旋转状况下进行固化成型的工艺制造,这种高压线圈存在以下缺陷:为了缠绕每层的层间绝缘层,每绕完一层线后,必须剪断每层每段最后一匝线的末端,绕完绝缘层后又重新焊接起来继续绕线,并如此反复交叉进行,这就造成每层均有至少2个重新焊接起来的焊接点,经多层绕制后,整个线圈就有若干个焊接头,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电阻增大,甚至出现尖角毛刺戳破层匝绝缘,造成短路的事故,可靠性差,且耗费大量焊接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带树脂的玻璃丝束缠绕后并在模具中成型的变压器高压线圈,它可以克服上述缺陷,无需每层每段剪断电磁线,把绕线与绕丝分两阶段进行,避免绕线与绕丝交叉进行的焊接头多,操作不便的缺陷,使产品既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又具有很高的电气强度,还能使绝缘尺寸缩小、体积减小、成本降低、外观美观、防潮性能优异、使用寿命延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它由内壁绝缘层,分接抽头,线圈,填充绝缘物,外壁绝缘层和端部绝缘等组成,线圈是8段以上的7层以上圆筒式分段线圈串联而成,分段线圈的层间无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采取新的结构,是采用分多小段结构,而且通过串联降压,线圈的分层等手段,使得电磁线的外绝缘层就能够满足绝缘的要求,无需另加层间绝缘。同时,多小段的结构能够做到连续绕制,无断头,提高了线圈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向视图。
先制作内壁绝缘层1,分接抽头2在中部,分两大段连续绕制分段线圈3,使分段线圈3之间成串联结构,填充绝缘物4放在每小段之间,外壁绝缘层5和端部绝缘6,绕完树脂玻璃丝的绕圈在旋转情况下固化,脱模后为低局放线圈,若装模经真空和压力处理后固化,脱模,则制成微局放线圈。
分段线圈3的段数应根据线圈电压等级的高低和电磁线的电气强度来确定。当绕制3相10千伏D接法的高压线圈时,每相线圈的电压是1000伏,分成8段以后,每段电压为1250伏,再分9层绕制,则每层电压平均为138.9伏,相邻两层之间的层间电压为277.8伏,这个电压对于改性漆包绝缘的电磁线,不用其它层间绝缘也具有可靠的电气强度。同样,当绕制3相35千伏D接法的高压线圈时,通过分段和分层,使层间电压控制在上述10KV线圈的层间电压水平,用改性漆包绝缘的电磁线绕制,不用其它层间绝缘,亦具有可靠的电气强度。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以做到使树脂缠绕模具成型与真空浇注型的产品设计数据相同,绝大多数材料和另部件通用,减少材料库存,节省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胜璋,未经魏胜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0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