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排气净化触媒的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10751.2 | 申请日: | 199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724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05 |
发明(设计)人: | 翁瑞裕;林德仁;苏甫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排气 净化 触媒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排气净化触媒的固定装置。
目前摩托车排气管固定结构形态甚多,如图5所示,为台湾第七八二0六三三三号“摩托车用触媒转化器方式排气节制净化装置”的新型专利案,其结构上即如图所示,于一外管10内除置入一触媒20及设于触媒20两端的固定架40外,另于触媒20与外管10间设有一内管50,内管50搭接的两端同时压制住固定架40的一端固定部41,固定架40可藉由一端固定,定位于外管10的两端夹持住固定架40,如此的结构实有其缺点存在。
即固定架40的设置有其不便之处,因固定架40是以一端的固定部41夹入内管50的两叠接端,其必须于内管50成型的同时设置固定架40,且必须配合焊接的技术方能达成,故于制作上十分的不便,而且,于配合触媒20装置于外管10内时,外管10与内管50尚须加以焊固,方能完成整体的结合与定位,经由多道焊接的过程,不但耗时费力,而且,必须运用焊接的技术手段,自然必须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员方可顺利完成,故施工上亦有其不便之处。
由于前述的固定结构无论在制作,甚至于维修上,均十分的不便,故有人提出各种不同形态的改良结构,如图6所示的台湾第八一二0三四0六号“排气净化装置”新型专利案,其是将固定架40制成十字型,再以两端固定部41以弹性卡制的方式定位于外管10两端内径处,如此的定位方式,由于其为一弹性抵制的定位形态,其对于沿外管10轴向力量的抵抗效果十分的有限,故常有位移的现象,对于触媒20的固定性自然无法达到要求,实有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排气净化触媒的固定装置,可以形成一稳定度高的弹性卡制固定结构,并且组装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排气净化触媒的固定装置,是于外管内置有触媒,于外管的两端设有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于外管设置固定的端部壁面上设有数个斜向的固定孔;
该固定架呈Z字型,相对各固定孔的端部设有凸出的固定部,并于其固定部底端两侧各形成定位肩,以该固定部与固定孔配合固定。
所述的摩托车排气净化触媒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是以细板条形金属弯折而成。
所述的摩托车排气净化触媒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于转角处伸出斜向的辅助卡制端,于外管相应处设置固定孔,使固定架的辅助卡制端与外管的固定孔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固定方便:由于固定架30是以弹性卡制于外管10的固定孔11上,无需任何的专用工具或技术即可完成,如此可使一般人轻易而确实的完成,可相对的降低人员技术上的诉求,更可快速而轻易的达到固定触媒20的作业要求。
2、稳定性高: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30与外管10间的结合不仅具有弹性定位力,更具有固定部31与固定孔11容置卡固的力量,再加以定位肩32与外管10内径卡置的稳定力量,整体具有多道固定及定位的力量,具有高稳定性。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5为习知排气净化触媒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6为习知另一种排气净化触媒固定结构示意图。
请配合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管10与内置于外管10内的触媒20结构与一般的习知结构并无不同,于外管10的两端另设有固定架30以供夹制住触媒20。
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于:固定架30与外管10间的弹性固定结构,以提高触媒20固定的效果与方便性。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外管10直接于其设置固定架30的端部壁面上设有斜向的固定孔11,以供固定架30固定。
而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30设成一Z字型体,其是以一细板条金属弯折而成,并于相对各固定孔11的端部设有凸出的固定部31,并于其固定部31底端两侧各形成落差形态的定位肩32,通过固定部31与固定孔11间的配合,以达到弹性卡制及高稳定性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0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联动扫描式选择性激光烧结装置
- 下一篇:旋转式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