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密零件热变形高精度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11681.3 | 申请日: | 199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3853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发明(设计)人: | 聂恒敬;费业泰;陈晓怀;黄强先;金施群;刘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K7/00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文彩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零件 变形 高精度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变形测试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高精度测量精密机械零件热变形量的专用装置。
现有的热变形测量方法和装置种类很多,从原理上可分为机械式、光学式和电磁感应式三大类。这些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都是用于材料线膨胀系数的测量,仅适合于测量细长杆件形体的热变形,且精度不高,控温及变温的范围宽、间隔大,不适合形体多样、温度变化范围不大的精密机械零件热变形的高精度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零件热变形高精度测量装置,能实现精密机械零件的可控温、变温的微变形的测量,能实现对常用精密机械零件在实际工作状态时,零件形体多种尺寸参数热变形量的高精度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是由安装在一个减振大平台的五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测量部分、运动部分、瞄准定位部分、测控温部分和试样支持调整部分。
测量部分由激光头、测量显示器、分光镜、靶镜构成。激光头和测量显示器置于大平台左端的支架上,激光头有电缆与测量显示器连接,靶镜安装在运动部分的外导轨的左端部,分光镜安装在外导轨座的左端部;激光头与分光镜和靶镜在一条水平直线上。
运动部分由外导轨、外导轨座、微动调节装置、可调支撑柱、减振支撑台和减振支撑柱构成。微动调节装置安装在外导轨座的左端。外导轨座由三个可调支撑柱置于减振支撑台上,减振支撑台由减振支撑柱置于大平台的中间。
瞄准定位部分由测头、测杆、测杆座、转换开关和电感测微仪构成。测头装在测杆的前端,并伸入到测控温部分的恒温箱箱体内,测杆后端的测杆座和电感测微仪安装在运动部分的外导轨的右端部。电感测微仪和装在测杆座上的转换开关有导线通过测杆内部与前端测头相连。
测控温部分由恒温箱、铂电阻传感器、测温仪和控温箱构成。恒温箱和测温仪置于大平台的右端,控温箱装置在恒温箱的箱体底部。
试样支持与调整部分安装在测控温部分的恒温箱内。由工作台、内导轨、内导轨座、齿轮传动装置和工作台座构成。工作台由三个可调螺钉置于内导轨上,内导轨座安装在恒温箱底部的工作台座上。内导轨下有齿条与内导轨座间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相连接。
大平台下面由8个水泥减振座支撑。
运动部分的外导轨座左端上的微动调节装置,是由螺杆、弹簧和前座、后座构成。前座和后座固定在外导轨座上,螺杆旋合在后座上,前座和螺杆间有一根凸台杆,并由弹簧撑张在其间,凸台杆伸入外导轨左端内,并与其采用活动锁定连接。
测控温部分的铂电阻传感器与测温仪连接的接口电路是四线制电路。
试样支持与调整部分的内导轨座下的工作台座是薄壁对称空心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实现多种参数如球体、杆件、圆环、圆柱、导轨等多种形状的机械零件的热变形测量;温度控制范围接近常温,符合一般机械和仪器的工作温度。变温间隔小,测温精度高,适合用于各种形体的小范围、小间隔温度点的高精度热变形测量,测量精度在±1μm以内。解决了传统热变形测量方法及装置无法实现的测量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体零件测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球体测量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细长杆件测量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测控温部分的铂电阻传感器与测温仪的四线制接口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测量部分I、运动部分II、瞄准定位部分III、测控温部分IV和试样支持与调整部分V组成的。这五个部分都安装在一个底部下面由8个水泥减振座支撑的减振铸铁大平台23上。
测量部分I由激光头1、测量显示器2、分光镜4和靶镜5构成。激光头1、测量显示器2置于大平台23左端的支架39上,激光头1有电缆与测量显示器2连接,靶镜5安装在运动部分II的外导轨7的左端部,分光镜4安装在外导轨座6的左端部。激光头1、分光镜4和靶镜5布置在一条水平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1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