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插接端子的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99211725.9 | 申请日: | 199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739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2 |
发明(设计)人: | 罗亚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燕秋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插接 端子 结构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插接端子的结构改良。
如图3所示,常见的连接器主要包括一本体1a及若干端子2a,其中本体1a上设有若干插槽3a,以供每一端子2a的组装。端子2a的上方为三片式夹片4a,下方为直立端片5a,其中夹片4a埋设于本体1a的插槽3a中,而端片5a则外露于本体1a,以固定于电路板上。这种设计的不足是,连接器端子是由三片式夹片4a及下伸的端片5a组成,三片式夹片4a的截面略成形,因此,在制造时不仅用料增加,而且,需经过弯折、裁切等程序方能完成其三片式型态,制造繁琐、不经济;至于其下伸的直立式端片5a,当组合焊接于电路板上时,仍需加以弯折以便焊锡,浪费人工。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简便,结构简单却不减损其功能的连接器插接端子的结构改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连接器插接端子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接端子为一弯折式波浪状,该连接器插接端子由一内夹片和一外端片构成,内夹片是由两平行波浪片体构成的夹状体,其后接一外端片,并与外端片形成一弯折角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利用插接端子的内夹片的设计,可提供插接件插针穿插其中而具备良好的导接功能,同时利用该弯折的外端片设计,将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方便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不仅在结构上更加简易,而且在制造或施工上与现有插接端子相比更为经济与实用。为配合该端子的设计,连接器本体的插槽中设有一锥形体,锥形体的两侧可分别安装该端子,使端子的内夹片斜抵于锥形体两侧斜面定位,而弯折的端片外伸出连接器本体。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结构分解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插接端子是针对现有连接器插接端子在制造与施工上的不便,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却不减损其功能的连接器插接端子。本实用新型的端子1设计为一弯折式波浪状端子结构,端子1包括由一内夹片11及一外端片12构成,内夹片11是由两平行波浪状片体构成的夹状体,其后接外端片12,并与外端片12形成一弯折角度,利用该波浪状内夹片11的设计,使插接件2插针21穿插其中,同时利用该弯折的外端片12的设计将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便于焊接于电路板上。再者,为配合前述端子的设计,在连接器本体3的两侧插槽31中央设计一与两侧插槽31相连的锥形体32,其锥形斜面的两侧可分别安装本实用新型端子1,使端子1的内夹片11斜抵于锥形体32斜面定位,而弯折的外端片12则外伸出连接器本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插接端子的结构改良,是将现有直立式端子改良为二夹式端子,可有效节省制造成本,简化施工,具有实用性、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1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