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99212100.0 | 申请日: | 199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78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7 |
发明(设计)人: | D·温德瓦尔德;M·蒂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瑞亚·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16;F04D2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 ||
1.离心压缩机,具有设置在轴(3)上的、具有大致沿径向延伸的后壁(16)的压缩机叶轮(6)、包围压缩机叶轮(6)的压缩机壳体(5)、在压缩机叶轮(6)和压缩机壳体(5)之间形成的离心压缩机(1)的工作介质(27)的通流通道(9)和连接通流通道(9)的压缩机叶轮(6)和压缩机壳体(5)之间的隔离间隙(18);隔离间隙(18)在压缩机叶轮(6)后壁(16)的范围没有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压缩机壳体(5)中至少设置一条气态冷却介质(25)的供给通道(24)和至少一条冷却介质(25)的排出通道(26),上述供给通道穿过压缩机壳体(5)并在压缩机叶轮(6)后壁(16)的范围通入隔离间隙(18)和指向后壁(16)。
2.如权利要求1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供给通道(24)至少近似平行于压缩机叶轮(6)的轴(3)通入隔离间隙(18)。
3.如权利要求1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供给通道(24)至少近似交叉于压缩机叶轮(6)的轴(3)通入隔离间隙(18)。
4.如权利要求2或3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压缩机壳体(5)中设置多条供给通道(24),在压缩机壳体(5)的压缩机叶轮(6)的后壁(16)的对面形成一朝隔离间隙(18)开启的环形腔(30)或至少一个部分环形腔,供给通道(24)连接环形腔(30)或者至少每两条供给通道(24)与一个部分环形腔连接。
5.如权利要求3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供给通道(24)装有一根伸入隔离间隙(18)并指向压缩机叶轮(6)后壁(16)的小管(31)。
6.如权利要求5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叶轮(6)的后壁(16)具有一径向内壁部(22)和一径向外壁部(23),每一小管(31)在径向外壁部(23)的范围通入隔离间隙(18)。
7.如权利要求1-6中之一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排出通道(26)通入离心压缩机(1)的通流通道(9)。
8.如权利要求1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供给通道(24)至少近似切向于压缩机叶轮(1)的后壁(16)通入隔离间隙(18)。
9.如权利要求1-8中之一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压缩机叶轮(6)后壁(16)上游的隔离间隙(18)中设置一密封件(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瑞亚·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未经亚瑞亚·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21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