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饮用食物盛器无效
申请号: | 99212649.5 | 申请日: | 199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79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钦寿 |
主分类号: | A47G19/04 | 分类号: | A47G19/04;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士林 |
地址: | 317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饮 食物 盛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使用的餐饮用具。也涉及包装容器。
本发明人在中国专利96206979一案中提出了一种可食用的快餐碗,旨在希望介入取代目前采用EPS发泡塑料制作的同类器具,减少“白色污染”,提高环境保护质量,促进“绿色”全降解制品的应用。在实施过程中经过不断改进,使其结构得以完善和简化,并使该技术方案获得更多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种改进的餐饮用食物盛器的技术方案。其简化的结构有利于改善制品的工艺性能、降低成本和扩大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这种餐饮用食物盛器,具有同类盛器基本的薄壁外形,它包括本体,且本体全部由可食性物料构成,本体上至少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凹形的盛池,其特征在于本体壁层由基层和内壁层两个结构层构成,其基层为微孔结构层,其内壁层为附着在构成盛器基层的微孔结构层内侧面上的内防水胶层,两个结构层结合成一体。
所说的餐饮用食物盛器,其盛器本体的基层外侧面上也设有一个相应的用作外防水胶层的外壁层。
所说的盛器本体为碗形本体。
所说的盛器本体为盒式本体。
所说的盛器本体为碟形本体。
所说的盛器本体为快餐盘式本体。
所说的盛器本体为杯形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由于盛器本身全部采用可食用的材料制作,使用后的废弃物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收集起来经过灭菌处理当作饲料。即使予以废弃也能迅速地得到完全降解,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碗形盛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盒式盛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碟形盛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快餐盘式盛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杯形盛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如图1所示,与一般盛器一样均有底、有围壁、有开口,其本体1通体用可食用的物料制成,为薄壁形结构,其本体壁层包括基层2,内壁层3。这两层结构属于基本结构层,基层2为微孔结构层,构成骨架,内壁层3为防水胶层,涂层的次数或者厚度以满足一次性使用的需要为度,包括用开水泡制方便面,保持二、三个小时以内不被破坏即可。外壁层4也是防水胶层,它作为附加层从外边进行保护。经过内外壁层保护后可以双向起作用使之延缓被水破坏的过程或时间,因此可以供洗刷,以至满足数次使用的需要,这也是属于一次拿出来用完后不再保存的一次性消费方式。制作盛器的可食性物料多样。本例的基层物料采用玉米,内外壁层的防水胶层采用多糖纤维素的材料。以玉米为物料的盛器加工过程为:物料闪蒸处理—粉碎—加粘结剂(多糖纤维素)—模压成型—涂复—干燥—包装。包装要符合卫生要求。若用其它谷类或植物淀粉为物料,一般只要去壳去杂即可,如法泡制,均可成功。若减少淀粉用量,加上作物禾杆类细料,也能制得微孔结构的结构制品效果,只是可食性降低,但仍可以做饲料或燃料或肥料,自然降解也决无困难。
图2所示为碗形盛器的实施例。可以用作快餐碗替换目前用EPS发泡塑料制作的快餐碗。目前的用纯玉米制作的原料成本约在0.12-0.15元之间。
图3表示为带盒盖的盒式盛器。可以用在交通、旅游行业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图4所示碟形盛器的制造最为方便。
图5所示的快餐盘特别适用于野外集会性的场合。如野营。使用完后可以作为鱼饲料。浸在水中时间一长,自然降解、遁形,回归自然。
图6所示的是杯,如果要减少杯体的杯壁厚度,壁上可以加设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钦寿,未经王钦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2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