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双腔T型管无效
申请号: | 99213422.6 | 申请日: | 199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78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清;谢沛建;于建伟;邹洪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士清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双腔T型管。
我们知道,T型管是广泛应用于胆道造瘘、肾盂造瘘和胃肠道造瘘的导管,T型管的主要作用是为造瘘患者引流,即在造瘘患者T型管窦道没有形成、或没有完全形成时,为造瘘患者进行引流,现在,拔涂T型管的时间完全是凭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决定,一般在手术后半个月以上,以保证T型管窦道完全、充分形成,防止胆汁漏或肠漏,但临床观察仍有部分造瘘患者拔管后,出现胆漏或肠漏现象,这就是T型管窦道形成不完全、甚至没有形成的原因,必须经第二次手术将T型管重新置入患者体内,使造瘘患者再次经受手术的痛苦;有的临床医生为保险起见,采用盲目延长拔管时间的办法,这样,增加了造瘘患者的治疗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手术后能通过对T型管窦道进行造影,明确窦道的形成情况,及时拔管,既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的多功能双腔T型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实现:一种多功能双腔T型管,其设有T型管,其特征是T型管的长臂内设有造影管道,T型管的长臂上,靠近T型管短臂的一端设有造影管道溢药孔,另一端设有注药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手术后能通过对T型管窦道进行造影,明确窦道的形成情况,及时拔管,既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多功能双腔T型管,其设有T型管1,T型管1采用现有T型管的材料及形状,T型管1的长臂内设有造影管道3,造影管道3可以设在T型管1长臂的管臂内,也可以在T型管的长臂内单独设管,造影管道3的溢药孔4设在T型管1的长臂上且靠近T型管1短臂的一端,造影管道3的注药口2则设在T型管1的长臂上且远离T型管的短臂端,溢药孔4距T型管短臂的最佳距离为6cm,这样窦道显影最完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按现有技术置入造瘘患者体内,等无不良反应后,经注药口2注入12.5%的碘化钠或泛影葡胺,注药量应在10-20ML,经显影观察窦道的形成情况。窦道显影完好者,次日即可拔除多功能双腔T型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手术后能通过对T型管窦道进行造影,明确窦道的形成情况,及时拔管,既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医疗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士清,未经李士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3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