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弯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13804.3 | 申请日: | 199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825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燕书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国;燕书贵 |
主分类号: | B60Q1/34 | 分类号: | B60Q1/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03703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弯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照明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汽车转弯时的照明装置。
目前现有的汽车照明装置,均是固定的只能向前照明的灯具。而当夜晚特别是无路灯的路段,汽车行驶转弯时(无论是左转还是右转)会在汽车的左侧或右侧出现一个照明的死角,因此出现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有造成行人的事故,有造成汽车与汽车的事故,还有造成本身车辆翻入山坡的事故。
现有技术中解决该方案的办法大都是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也就是利用方向盘的转动带动汽车上现有的照明灯具随之转向照明,以此来消除照明的死角。
现有技术的缺点有:
1、该装置需要改动原车的结构,将车灯改为活动的结构。
2、因车灯随方向盘而左右摆动,故在会车时影响对方车辆驾驶员的
视线。
3、因该装置是机械传动,所以故障率高,提高了维修成本。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弯照明装置,该汽车转弯照明装置采用电子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弯照明装置,该汽车转弯照明装置不破坏原车的任何结构,和具有安装简便便于调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弯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一控制器,安装在汽车前轴上(也可安装在汽车的其他部位),该控制器分为左控制电路和右控制电路,该左、右控制电路相同,该控制电路中的红外线发射管安装在汽车的转向横拉杆上并与控制电路中的红外线接收管相对应;两个照明灯,以分别向外一预定角度安装在汽车的前端;一控制开关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该控制器、照明灯和控制开关用电缆连接并接至汽车电源上。
其中该左、右控制电路相同,该左控制电路包括,一晶体管BG1,该晶体管BG1的基极接红外线接收管PT1的发射端并经一可变电阻PR1接地,晶体管BG1的发射极接晶体管BG3的集电极并经电阻R1接电源GB正极,晶体管BG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接地并通过电阻R5接晶体管BG3的基极,晶体管BG3的发射极经电阻R7接晶体管BG5的基极,晶体管BG5的集电极接电源GB正极,晶体管BG5的发射极经电阻R9接晶体管BG7的基极,晶体管BG7的集电极接电源GB正极,晶体管BG7的发射极接左灯D1,左灯D1的另一端接地;一集成块IC1,该集成块IC1的1端接地,1端和3端之间并联有三个红外线发射管LED1,3端和6端之间有一电阻R13,6端与2端相接并通过电容C3接地,8端和4端相连并通过一电容C1接地,8端通过一电阻R11接电源GB正极;接收管PT1的集电极接电源GB正极,基极不接。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和特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包括有:一控制器13,安装在汽车前轴7上(也可安装在汽车的其他部位),该控制器13分为左控制电路100和右控制电路200,该左、右控制电路100、200相同,该控制电路100中的红外线发射管11安装在汽车的转向横拉杆9上并与控制电路100中的红外线接收管12相对应。
两个照明灯2、4,以分别向外一预定角度安装在汽车的前端。
一控制开关14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
该控制器13、照明灯2、4(图2中为D1、D2)和控制开关14(图1中为SA)用电缆连接并接至汽车电源GB(图2中)上。
再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其中该左、右控制电路100、200相同,故只对左控制电路100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国;燕书贵,未经李建国;燕书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3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