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舌具有补强板的锁闩无效
申请号: | 99214203.2 | 申请日: | 199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79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发明(设计)人: | 黄莲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补强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部件,特别是一种锁舌具有补强板的锁闩。
习用的由外套组、锁闩组及月形传动曲柄组成的管形锁锁闩机构,其锁闩组系由锁舌结合一块解闩板及拉闩柄构成。这种结构的锁闩机构,其锁舌与解闩板的结合,往往存在结合不牢固的问题,而且在过大外力作用下往往致使锁舌弯曲,以致于使锁闩机构因无法动作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性能好、锁舌结合方便、牢固的锁舌具有补强板的锁闩。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筒结构及容入壳筒结构内的传动结构及锁舌;壳筒结构包括筒体、延接在筒体底部的组合板及与组合板结合的带动轮;锁舌包括锁舌头、与锁舌头结合的锁舌板;锁舌头设有穴孔及与穴孔相通的侧孔;锁舌板上设有凸块及槽孔;锁舌板伸入锁舌头上的穴孔内,其上凸块卡入锁舌头侧孔内,使锁舌头与锁舌板结合并呈连动状态;于锁舌头穴孔与锁舌板之间的间隙位置填入结合有补强板;带动轮经传动组与锁舌连接。
其中:
补强板以紧配合的方式塞入并固定于锁舌头穴孔与锁舌板之间。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壳筒结构及容入壳筒结构内的传动结构及锁舌;壳筒结构包括筒体、延接在筒体底部的组合板及与组合板结合的带动轮;锁舌包括锁舌头、与锁舌头结合的锁舌板;锁舌头设有穴孔及侧孔;锁舌板上设有凸块及槽孔;锁舌板伸入锁舌头上的穴孔内,其上凸块卡入锁舌头侧孔内;于锁舌头穴孔与锁舌板之间填入结合有补强板;带动轮经传动组与锁舌连接。锁舌头与锁舌板能方便结合,藉锁舌头与锁舌板间设置补强板,使锁舌头与锁舌板能牢固结合,不会有松脱问题,可承受较大的外力,防止锁舌头与锁舌板之间的结合处被撞击而弯曲变形;并使凸出筒体外的锁舌头也可承受较大的外来撞击力,且不会弯曲变形。不仅使用性能好,而且锁舌结合方便、牢固,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在门片上部分剖视图(门片未关上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在门片上部分剖视图(门片关上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筒结构1、传动结构2及锁舌3。
壳筒结构1包括筒体11、组合板12、带动轮13及限制板15。筒体11为容纳传动组2及锁舌3的中空体,带动轮13上设有齿爪14。组合板12延接在筒体11底部。如图2所示,组合板12与带动轮13结合。
传动组2包括拉闩板21、防盗板22、解闩板23及保险杆24。拉闩板21一端设有钩头211。拉闩板21的另一端设有一组以上与带动轮13的齿爪14相对应的带动齿212。防盗板22设有向一侧偏斜并经弯弧部222衔接的止脚221。防盗板22一端顶接在筒体11内底部。解闩板23一端设有卡钩231,其另一端设有可抵压在防盗板22弯弧部222的抵脚232。保险杆24卡持在解闩板23一端的卡钩231上,并与锁舌3贴接,保险杆24与拉闩板21之间设有弹性元件25,以使保险杆24恒有朝外伸出的弹力。
锁舌3包括锁舌头31、锁舌板32、补强板33及弹性元件34。锁舌头31设有穴孔311及与穴孔311相通的侧孔312。锁舌板32上设有凸块321及槽孔322。锁舌头31上的穴孔311供锁舌板32的一端伸入,侧孔312供锁舌板32上的凸块321卡入,以使锁舌头31与锁舌板32结合并呈连动状态。为使锁舌板32与锁舌头31能方便结合及具有较佳定位效果,在锁舌头31穴孔311内容入锁舌板32后,于其两者的间隙位置填入补强板33,并由外力以紧配合的方式塞入并固定,使补强板33与锁舌板32不会有脱落的问题,且两者的结合可承受较大的外力,防止锁舌头31与锁舌板32之间的结合处被撞击而弯曲变形。弹性元件34置于锁舌头31与筒体11内底之间,以使锁舌头31恒有伸出限制板15外的弹力。锁舌板32以其一端的凸块321结合在锁舌头31的侧孔312内,并以其上槽孔322钩附在拉闩板21的钩头211上,使拉闩板21可间接带动锁舌头31动作。
锁具驱动轴驱动带动轮13作定位旋转,带动轮13以其上齿爪14压迫拉闩板21带动齿212,使拉闩板21动作,便可由拉闩板21引拉锁舌头31后退动作。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门片4内。如图2所示,当门片4成开启状态时,锁舌头31及保险杆21在弹性元件34、25的顶推下,凸出于门片4侧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4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