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刨冰机无效
申请号: | 99214251.2 | 申请日: | 199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852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明坤 |
主分类号: | F25C5/12 | 分类号: | F25C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刨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刨冰机,尤指一种可正确组合,不会产生位差的刨冰机。
如图1所示,是通常所使用的刨冰机1,使用时,先将大冰块放在刨冰机1的刨冰台13的上面,然后,调降由马达驱动的旋转盘151下压于冰块,因为旋转盘151底面凸设有若干支尖钉152以钉扣在冰块,且冰块的底部抵压于刨冰台13上的刨刀,所以,当旋转盘151旋转时,冰块也随之同步旋转而受到刨刀的刨削,如此,即可制造出清凉可口的刨冰了。
传统的刨冰机1通过螺合的方式将设有马达的固定座14锁接固定于支架12上,再将固定座14通过螺丝A等螺合工具锁接一具有旋转盘151的旋转盘调整器15,支架12的中间部通过螺丝B等螺合工具锁接于刨冰台13,支架12的底部也通过螺丝C等螺合工具锁接于底座11;如此,因旋转盘调整座15必须与刨冰台13成相对应的位置方能刨出刨冰,故当其中任一元件螺合不正确时,可能回发生以下的状况:
1、刨冰台13通过B锁接方式锁接于支架12上,当支架12因锁合上的误差而无法与支架12呈90度锁接的位置时(即刨冰台可能回倾斜某一角度),使其与旋转盘调整座15无法呈相对应的位置,如此偏差的角度以致造成在刨冰时,冰块153放置在刨冰台13上时,其上方的旋转盘151下压,以致冰块153不能平稳的放置在刨冰台13上,使一部分的冰块153悬空(如D点所示),只有E点抵住刨冰台13(如图2所示),冰块153可能会有好几个点成悬空状,
因此,当刨冰机1启动时,冰块153空转根本无法受刨刀154的刨削,因而无法刨削出冰品,使刨冰的速率降低。
2、旋转盘调整座15与固定座14螺合若不成90度的固定锁接角度时,则无法与刨冰台13形成完全相对应的位置,如此偏差的角度会造成在刨冰时,置放在刨冰台13上的冰块153的顶面受到旋转盘151上的尖钉152压擎时,冰块153会有一部分无法受尖钉钉扣,因此,当刨冰机在启动时,冰块153在没有被钉扣定位的情况下会受离心力饿旋转作用而抛出刨冰机1,(如图3所示)以致使刨冰操作者的安全受到威胁。
如上所述,为解决其组装后的偏差值,会在螺丝间设置垫圈以改善上述的缺点,但加设垫圈等工作必须靠人工做细微的调整,则有不方便的缺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刨冰机,以提高刨冰的效率及确保刨冰操作者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刨冰机,主要由一底座、一刨冰台、一固定座、下圆管组、上圆管组及若干固定柱等元件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底座为一长方形体,在后端顶面两侧各设一对透空状的凸榫套设于下圆管的下端缘孔内;刨冰台在顶面上设有刨刀,其底面及顶面两侧分别各设有一对透空状的上、下凸榫,下凸榫套设在下圆管的上端缘孔内,而上凸榫则套设在上圆管的下端缘孔内;固定座内设有马达及受马达驱动的旋转盘,另在固定座的底面两侧各设有一透空状的凸榫,并在固定座上套设一壳体,凸榫套设于上圆管的上端缘孔内;下圆管组由四支等长的透空圆管所组成;上圆管组由四支等长的透空圆管所组成;上圆管及下圆管套接为一紧密结合,构成一个结实的支架,并在支架内各套设一固定柱,固定柱的两端各设有螺纹段以配合螺帽锁接固定于固定座及底座上;底座、刨冰台及固定座为圆盘状;刨冰台的后边是呈一C状的的开口,供夹设于一长圆管上,并通过螺栓配合螺帽锁接在长圆管上达到定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刨冰机具有以下特点;
1、方便性:由于是利用套接的方式组合,改变了传统的以螺丝螺合的方式,故能节省组装时间,使组装更为简便。
2、正确性:由于圆管为等长的柱体,故在套接时不必担心刨冰台与旋转盘无法呈完全相对应的角度,因组装后的刨冰机的各支架都为等长,故能减少组装的位差。
3、效率性:因刨冰台与旋转盘为完全相对应的角度,故可使冰块全面的抵顶刨冰台,提高刨刀刨削的效率。
4、安全性:因刨冰台与旋转盘为完全相对应的角度,旋转盘上的尖钉能完全钉扣冰块,不致使冰块被抛出刨冰机,确保了操作者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传统刨冰机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刨冰机的操作示意图(一);
图3为传统刨冰机的操作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操作示意图(一)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明坤,未经宋明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4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