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启风外插簧式风琴无效
申请号: | 99214633.X | 申请日: | 199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693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安芳 |
主分类号: | G10B1/08 | 分类号: | G10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启风外插簧式 风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琴,特别是一种外启风外插簧风琴的改进。
本人95年11月提出的专利号为ZL95226331.9号,一种长尾键外启风风琴,虽解决了传统风琴音量小、易长鸣、难维修三大难题,但外启风风琴传统的音簧装置方式仍存在着如下缺点:
1、音簧从音箱里面贴附在琴胆(开音槽装音簧的部件)上,因此只有打开音箱才能进行音簧的更换、维修和调律工作,费工费时。
2、必须用封簧专用腊把音簧封装在琴胆上,费工费料。
3、常因干燥、受潮、受热、振动引起封腊脱裂,使音簧松动和脱落,易损、易坏。
4、只有打开音箱才可调律,无法利用风琴本体作调律时的检验和参照,一般音乐教师无法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外插簧外启风风琴,使其不打开音箱就可完成风琴音簧的保养、调律和更换、维修工作,以减少生产工序和维修难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
采用在原内琴胆(琴胆从音箱内面装在音板上),外启风(从音板和琴胆的外面开启气口盖发音)风琴的音槽内两边的音槽壁上顺音槽方向做出装音簧的簧槽插入音簧封堵通风道迫使气流吹音簧发音。本方案简称“双外风琴”。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启风、发音系统均不受音板限制,不打开音箱即可抽出音簧进行调律、更换、维修和启风系统一切问题的处理工作。
2、省去了原外启风风琴腊封音簧的工序和材料。
3、根除了因封腊松裂而造成的音簧松动和脱落现象。
4、与本人在先的ZL95226331.9号技术方案合案实施,其产品即可实现在不拆一钉一铆的情况下便能完成风琴的长鸣、哑音、沙音、调律、换音簧及启风键、气口盖、气口盖压簧等所有部件的所有毛病的维修工作。使音箱与风箱的结合成为永不需拆开的永固整体。
6、再不需另请琴师修琴,一般女音乐教师便可在三~五分钟内学会维修技术并完成所有问题的修调工作,维修费用几于零,大大减轻了消费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3是“双外”风琴琴胆形式图;
图1是主视图、图2是侧视图、图3是俯视图。
图4是“双外”风琴组合结构侧视图。
“双外”风琴的机心主体包括凸形琴胆(1)及纵贯胆体的胆脊(2)、沿胆脊两边等距排列的音槽壁(4)和音槽(5)。从凸形琴胆(1)的凸顶边缘处顺音槽(5)方向在音槽(5)两边的音槽壁(4)上竖直向下开出装音簧(12)的簧槽(7),簧槽(7)与音槽(5)形成子母槽关系。音板(10)分别装上凸顶两边的凸肩(9)并与簧槽口(8)紧靠,留出凸顶部分及音槽口(6)和簧槽口(8)。音板(10)上面与凸顶平齐并与凸肩(9)即簧槽(7)外侧的音槽壁(4)紧密固定。也可使与凸肩(9)结合部分的音板(10)加厚成托梁(11),该托梁使整个琴胆(1)的所有音槽壁(4)和音板(10)连为更加牢固的整体。
下面结合图4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琴主体结构和应用情况:
在图4中,音簧(12)虽随同琴胆(1)被装置在由风箱(14)、音箱(13)、音板(10)和气口盖(15)构成的密箱内,只要拿开与启风键(16)连为一体的气口盖(15),就可把音簧(12)直接从显露的音槽口(6)中抽出或插入,在不拆音箱(13)的情况下便可完成音簧(12)的更换、维修和调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安芳,未经张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4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