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边修磨机无效
申请号: | 99214832.4 | 申请日: | 199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720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方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边修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边修磨机。
许多工业产品或其零部件都设计有孔、槽、棱等结构,这些结构在普通的机具加工后,会在结构边缘产生锋利的刃刺,即毛边及利角等,严重者还可能发生局部变形或材料堆积,这将会对与此精密配合或进行配合的其他工件造成刮伤、划伤、卡阻等,影响工件的正常进行和使用寿命,所以应对这些毛边、利角在不影响结构的前提下进行修整和精加工,使用普通的机具如机床、手砂轮、砂布、锉刀等,不仅工效低,效果差,而且还容易损伤其他工作面甚至破坏结构,特别是对于小型零部件或零部件内部和深处的毛边、利角,普通机具因体积大及功能不适用而无法对其修整和精加工。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边修磨机,其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钢性管细长型联接结构,既便于灵活把持,也便于将磨头深入到工件内部进行磨削,高速转动的磨头和随手调整的磨削角度,可以将这些毛边、利角加工成我们所需要的光滑曲面或倒角,从而改变工件的机械性能或密封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孔边修磨机,主要由机壳、电机、皮带轮、皮带、钢性管、磨头、轮轴以及按钮开关、换向开关、电池组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置于机壳内,皮带轮固定连接在电机轴上,机壳上方皮带轮处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窗,观察窗通过螺钉和机壳连接固定;轮轴通过另一皮带轮及皮带和电机轴上的皮带轮连接,皮带采用高速平型皮带;磨头通过轮轴和轴承连接;钢性管是内壁光滑的薄壁管,其一端和机壳连接固定,另一端和轴承主体连接;电池组置于电池盒内,电池盒的两端设有极板,电池盒的一端和机壳连接处设有按钮开关及换向开关,其另一端设有电池盒端盖。电池组通过导线和电机连接。
磨头采用高硬度细粒磨料或工具钢材质制成多种形状和规格。
磨头为锥形或球面形形状。
锥形磨头和螺柱连接,螺柱和皮带轮连接,同时下端设有止动槽,皮带轮的上端面和磨头之间设有石棉垫。
球面形磨头通过方头和螺柱连接,皮带轮及螺柱的下端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皮带轮之间设有防松垫片,皮带轮与方头之间设有石棉垫。
轴承主体和钢性管连接,轮轴和活动轴瓦连接,活动轴瓦的外侧是轴承端盖,活动轴瓦与轴承端盖之间为调整垫。
磨头有多种安装位置,磨头的安装位置有上位、下位及上下位。
通过本实用新型孔边修磨机,一种手持电动磨削工具,利用旋转磨头与待加工部位的接触,对工件的孔边、槽边、棱角、凹槽等部位的毛边、毛刺进行磨削加工,使其产生圆滑光洁的曲面或倒角,从而消除这些毛边利角对其他工件的损伤和卡阻,保证机件能够正常运行并延长寿命;本实用新型孔边修磨机的磨削部分可制成很小的形状,与细长的钢管配套,可以对狭长孔、槽内的毛边利角进行磨削加工,特别适用于机构的精密传动和定位部位,以及液压气动系统中缸、阀等的内孔内边的修磨和精加工,也可以用于对薄壁工件的扩孔与开槽等。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磨头的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A-A剖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磨头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座的正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座的俯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方,未经张建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4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