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自动烘焙机无效
申请号: | 99215619.X | 申请日: | 199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4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维斌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巨潮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自动 烘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焙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均匀翻搅茶叶的茶叶自动烘焙机。
如图1所示,以往茶叶烘焙机10类似蒸笼,主要分设有三层,其中位于底层的是电热层11,可提供热源以烘干茶叶,位于中层的是隔离层12,可避免茶叶与电热层11过于接近,位于顶层的是装料层13可装置茶叶14,另外该装料层13顶端须盖置一个盖体15,以避免在烘焙中茶叶14的茶香流失,这种茶叶烘焙机10因具有茶叶14容量较少的缺失,因此有另一种柜式茶叶烘焙机,如图2所示,该茶叶烘焙机20为一箱体,其内部容置室21内可供一个滑车22滑置入,该滑车22上可装设多数个装盘23以供茶叶24摆置,如此,当将该茶叶烘焙机20的电源启动,则热风将由两侧出风口25进入,并且可由顶侧排风管26排出,借由对流原理来烘焙茶叶24,该茶叶烘焙机20虽然比前述茶叶烘焙机10具有容量较大的优点,但是,上述两种以往茶叶烘焙机10、20都具有下列缺失:
1.在烘焙过程中,为了使茶叶14、24的烘焙效果比较均匀,且为了避免位于底层的茶叶14、24烧焦,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打开盖体15、箱盖27,并以人工翻搅茶叶14、24,相当浪费人力。
2.茶叶14、24是否已烘焙完成,通常也是要打开盖体15、箱盖27,以闻茶叶14、24所产生的味道来决定,在打开该盖体15、箱盖27的过程中,常会造成茶叶14、24中的单宁酸(Tannin)及茶香大量流失,影响茶叶的品质。
3.以人工翻搅茶叶14、24的方式会造成不均匀,使茶叶品质不均匀。
4.以烘焙机10来说,其热风是由底部电热层11产生,而烘焙机20则由两侧出风口25释出热风,借由空气对流原理以烘焙茶叶14、24,但是,因在烘焙过程中,茶叶14、24都是呈定位的,所以有烘焙不完整、不均匀的缺失。
5.由于有茶叶14、24翻搅不均匀,及烘焙效果不均匀的缺失,再加上人为因素而延迟时间观察茶叶14、24,所以常会发生茶叶14、24烘焙过度而焦掉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须人工可自动烘焙茶叶,及可减少茶香、单宁酸流失而可容易控制茶叶品质的茶叶自动烘焙机。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茶叶自动烘焙机包含一机箱体、一动力组、一传动轴杆、多数个支架及多数个网料筒,该机箱体是一个顶端透空的内空箱体,其底部装设有一热源可提供热风烘焙茶叶,顶端则枢结有一个顶盖,该动力组是装设在该机箱体旁侧,其马达可驱动一减速机,再驱动该传动轴杆转动,该支架是两支一组呈辐射状对称固结在传动轴杆两端,该网料筒两端分别固结有一个固定封盖及嵌结有一个活动封盖,该固定封盖与活动封盖外侧固结有一个套杆可供支架穿置,以随着传动轴同步转动。
借由上述构件,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自动烘焙茶叶及可较容易控制茶叶品质的功效。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茶叶自动烘焙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种以往茶叶烘焙机的部份分解立体图;
图2是另一种以往茶叶烘焙机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顶盖掀开状态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顶盖掀开状态的后视及部份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网料筒与支架的部份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转盖动作示意图。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茶叶自动烘焙机包含一个机箱体30、一动力组40、一传动轴杆50、多数个支架60及多数个网料筒70。该动力组40是装设在该机箱体30一侧下方,该传动轴杆50是装设在该机箱体30上方,该数支架60装设在该传动轴杆50两端,该数网料筒70装设在两支架6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维斌,未经刘维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56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机电两用粮食干燥成套设备
- 下一篇:用于圆顶形高压罐装煤气容器的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