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频抑波器无效
申请号: | 99215785.4 | 申请日: | 199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75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陆贻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贻东 |
主分类号: | H04B1/00 | 分类号: | H04B1/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33004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频抑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仪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抑制电磁波的多频抑波器。
目前由于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移动电话和寻呼机已相当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如会议室等处则需保持安静,而移动电话和寻呼机的响声会影响会议的效果和大家的情绪,干扰工作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移动电话和寻呼机的电磁波从而保持安静的多频抑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天线、宽带功率放大电路和隔离电路,特征是还包括噪声信号发生电路和振荡电路,噪声信号发生电路产生1KHZ~1MHZ的信号,经振荡电路调制后调制在26~470MHZ、806~960MHZ、1800~1920MHZ频谱上,然后用宽带功率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再经相应频率范围的隔离电路隔离,最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噪声信号发生电路、振荡电路和隔离电路,噪声信号电路产生的1KHZ~1MHZ的信号经振荡电路调制、宽频功率放大电路放大、隔离电路分频隔离,再经天线发射出去,就能使某些特殊场合充分抑制该电磁波,有效地抑制26~470MHZ、806~760MHZ、1800~1920MHZ频谱上的移动电话和寻呼机的电磁波,保持某一个空间范围的绝对安静。本实用新型适于会议室、法院等特殊场合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噪声信号发生电路、振荡电路、宽频功率放大电路1、隔离电路2和天线Y组成。
噪声信号发生电路由集成电路IC、三极管T1、电阻R1~R5、电容C1~C4组成,集成电路IC的输出端3脚与电阻R3串联后接三极管T1的基极,电阻R3串接在集成电路IC的输出端3脚和高触发端6脚低触发端2脚的公共端之间,电容C2串接在高触发端6脚、低触发端2脚的公共端和地之间,电容C1串接在控制电压端5脚和地之间,电阻R2一端接集成电路IC的输出端3脚,另一端与电阻R1串接后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集成电路IC的电源端8脚、复位端4脚的公共端,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电阻R10、电感L4依次串接后接电源极,集成电路IC的接地端1脚接地,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电阻R5串联后接地,电容C3并接在三极管T1的发射极和电阻R1、R2串联连接的公共端之间。
振荡电路由三极管T2、场效应管FET、电阻R6~R9、电容C5~C9、电感L1~L3、二极管D及其它元件组成,电容C4一端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另一端与电阻R6、电感L1串联后接二极管D的阴极,二极管D的阳极与电容C5串接后接三极管T2的基极,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阻R7、R8、电感L2、电容C7、电感L3依次串接后接场效应管FET的栅极G,电容C6并接在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场效应管FET的源极接地,漏极与电容C8、电阻R9、电容C9依次串接后接宽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贻东,未经陆贻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5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