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动式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9216867.8 | 申请日: | 199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735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胜利 |
主分类号: | F02C3/00 | 分类号: | F02C3/00;F02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玉生 |
地址: | 164713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动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动式发动机,该发动机是利用冷却回热,冲压压缩,等容燃烧和喷气反动作功的新型发动机。
发动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普通技术,从产生近代蒸汽机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出现了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发动机。其中汽、柴油机的技术已渐趋完善,燃气轮机和旋转活塞发动机虽然刚刚开始推广,但也在材质、热效率及维修周期上遇到了短期内难以克服的缺点。特别是现在普遍应用的这几种发动机的热效率还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比重量也难以降到喷气发动机的水平。虽然国内外广大科研工作者对这一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攻克这一难关,但是至今还没有更新换代产品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使热效率大大提高,比重量接近喷气发动机的反动式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反动式发动机,有一个固定轮座,该固定轮座上设有左端盖及右端盖,左端盖与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右端盖上,传动轴的中部安装一个工作轮,该工作轮由内环、外环及导叶构成,内、外环之间装有多个所述的燃烧室,该燃烧室的进气口设在内环上,排气喷嘴设在外环上,所述的右端盖上安装有一个固定式导风轮,该导风轮上设有多个辐流式导向叶片,该导风轮内缘上设有集气流道和气流出口,该气流出口位于230°-360°角之间的区域内,该气流出口处设有喷油嘴及火花塞,所述的固定轮座的180°-360°角之间区域的内壁上设有多条反射槽,该反射槽通过右端盖的孔道与外界连通。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压缩机将吸入的气体压缩到4至6个气压后,气体从左端盖进入工作轮及燃烧室的外部空间,气体在导叶的作用下被加速向后运动进入导风轮时,气体的温度将被提高,同时也冷却了工作轮及其上的燃烧室,所以该发动机可不必设置专用的冷却系统,进入导风轮的气体沿固定的流通方向流动,先自圆周向圆心作向心流动,然后再作转向流动,最后变成顺时针方向从导风轮气流出口处进入工作轮上的燃烧室,此时工作轮作反时针方向旋转,因而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与燃烧室进气口运动方向相反,燃烧室的排气喷嘴正处在关闭位置,因此,压缩空气在燃烧室内再次产生冲压式压缩,当工作轮向前运行130°角的过程中,燃烧室内已充满了压缩气体,进气压缩过程结束,当工作轮继续向前运行时,喷油嘴先喷油,火花塞稍后点火,点火后气体迅速燃烧膨胀形成高温高压燃气,同时工作轮上的燃烧室的排气喷嘴正处在固定轮座上的反射槽位置,并处于开通状态,燃气的能量在排气喷嘴内转变为动能以极高的速度冲击到反射槽上,工作轮产生旋转力矩而对外输出机械功,膨胀做功后的废气由右端盖的孔道排到大气,工作轮再向前运行20°角排出所有废气,一个热力循环完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整个能量转换过程中只有一个工作轮是旋转部件,其冷却是靠未做功的压缩空气,所以机械磨擦和冷却损失的能量比汽、柴油机减少一半。
2、又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是等容燃烧不需要很高的进气压力,所以在压缩机和排气中的能量损失比燃气轮机也可减少一半。
3、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简单,工作轮上可有2至4个燃烧室在同时工作,所以它的比重量可超过燃气轮机而接近喷气发动的水平。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A-A、B-B、C-C、D-D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轮示意图(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轮示意图(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轮正面视图(图4E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喷嘴示意图(图4F向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进气口示意图(图4G向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轮座示意图(半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轮座示意图(图9N-N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示意图(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示意图(图11M向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轮示意图(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轮示意图(图13H向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胜利,未经张胜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68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直线运动无刷电机
- 下一篇:阳极焙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