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偏瘫肢体康复车无效
申请号: | 99217054.0 | 申请日: | 199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762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森;郭家兴;杨博华;贾玉森;张耀圣;葛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树森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A61H15/00;A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偏瘫 肢体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四轮、电驱,能促进偏瘫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多种功能电动车,可作为偏瘫病人代步的工具。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的急性疾病,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见和最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造成的脑出血,约占总数的2/3以上。一部分病人的病情会逐渐好转,但多数病人恢复得极为缓慢,并可能会遗有程度不等的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使病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及活动自由,多数病人被长期禁锢在医院或家庭病床之上,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给病人造成终身遗憾与痛苦。
目前,中西医对脑血管病后遗症及偏瘫肢体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临床仍缺乏可靠疗效。除正常治疗外,绝大部分工作还是依靠陪护人员及家属对病人的瘫痪肢体做被动活动或长期施护。若要进行恢复性或功能性锻炼,则需要很大的劳动强度和持久的耐力。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着诸多不足:①劳动强度大(往往需要身体条件较好的劳动力,否则很难扶持病人)。②病程长(恢复慢,常缺乏信心,难以持久)。③效率低(被动肢体活动单调、艰辛)。④疗效差(费力却挡不住肌肉萎缩与关节挛缩)。⑤长期占用劳动力(活动受限,离不开他人的护理)。长此以往,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从而干扰治疗与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在临床偏瘫病人多、肢体功能锻炼、康复难的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多功能康复车。该康复车旨在帮助这类病人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能在一定空间做自主活动。大大减轻家庭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解放劳动力。更重要的是能使病人在精神和心理上获得康复,从而树立战胜偏瘫的决心和逐步恢复步行的信心。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作为轮椅、四轮车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的多功能偏瘫肢体康复车由电力驱动及充电机构,扶手定向操纵机构,手指及下肢康复运动按摩机构和水垫座椅组成。偏瘫病人坐在装有水垫座椅的车上,利用健侧手指操作扶手操纵定向系统,即能在平整无障碍空间内,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简单、自主、有目的的活动。该车无论处于行驶或静止状态,均可随时任意启动下肢或手部按摩装置,进行瘫痪肢体的康复锻炼。
其特点为:偏瘫病人利用健侧手指操做操纵杆指挥该车随意前进、后退……,最大限度利用家庭空间环境,最大愿望实现生活自理。大大减轻劳动力,并坚定了战胜疾病的决心。该车行驶速度均匀,容易操纵,可在平整无障碍地面安全驾驶。
该车无论处于行驶或静止状态,均可随时任意启动下肢或手部按摩装置。下肢或手部按摩装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可单独使用或同时工作。下肢按摩装置将有规律地、重复往返于瘫痪下肢(比目鱼肌)进行按摩,以增强血流循环速度,保持局部肌肉的张力,不仅有利于下肢功能的康复,还可防止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手指按摩装置启动后,按摩器将反复刺激、推磨手指递次进行伸展、上抬活动,借此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机能,加速末梢血液循环,使大脑皮层沿可朔性发展,尽早促使其肢体功能康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偏瘫肢体康复车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多功能偏瘫肢体康复车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车座椅水平面下的俯视平面图。
图4为小腿按摩器滚形按摩轮及辅轮示意平面图。
图5为小腿按摩器工作原理平面图。
图6为小腿按摩器结构示意平面图。
图7为手指按摩器外观示意图。
图8为手指按摩器的俯视平面图。
图9为手指按摩器的侧视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树森,未经赵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混纺编织袋
- 下一篇:塑壳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