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杆层状结晶硅酸钠连续生产炉无效
申请号: | 99217151.2 | 申请日: | 199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794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庭;陈青藜;陈葳;陈青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耀庭 |
主分类号: | C01B33/32 | 分类号: | C01B3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层状 结晶 硅酸钠 连续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杆层状结晶硅酸钠连续生产炉。
层状结晶硅酸钠是无磷洗衣粉的优良助洗剂,广泛用于取代含磷助洗剂三聚磷酸钠,现有层状结晶硅酸钠生产已有技术是将粉状无定形硅酸钠,加入倾斜的旋转炉中,用烟道气在500-800℃下直接加热1-60分种,或采用外夹套分段加热,或采用单螺旋结晶炉,前一种生产炉的缺点是炉中温度分布不均匀,易带入杂质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并且能量损耗大,第二种生产炉是外部分段加热,虽然可建立较为稳定的温度分布,但停留时间不稳定,不同大小颗粒在旋转炉中的停留时间不同,并且烟道气与转炉的动态连接结构复杂,第三种生产炉是单螺旋结晶炉,虽然解决了停留时间一致的问题,但仍存在着物料翻动混合不均匀,易粘住螺杆,从而影响连续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而设计一种可连续生产的双螺杆层状结晶硅酸钠连续生产炉。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螺杆层状结晶硅酸钠连续生产炉,由炉体、螺杆、进料口、出料口、加热器、保温层和驱动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
a)炉体为横“8”字形的内腔,在内腔安装两根同向旋转,相互啮合,平行排列的双螺杆,螺杆前端与驱动装置的减速机和马达连接;
b)在炉体上方进料口后部有1-2个排气孔。
所述的螺杆用耐高温金属或耐高温陶瓷材料制作。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自洁能力好,物料翻动效果好,物料停留时间一致,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节能的优点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一步说明:
双螺杆层状结晶硅酸钠连续生产炉,由图1所示,它由炉体(5)、螺杆(2)、进料口(3)、出料口(8)、加热器(6)、保温层(7)和驱动装置(1)组成,炉体为横“8”字形的内腔,在内腔安装的两根同向旋转,相互啮合平行排列的双螺杆,螺杆前端与驱动装置的减速机和马达连接,物料可均匀地翻动混合前推,且有很好的自洁能力,物料不会粘结在螺杆上,在炉体上方进料口后部有1-2个排气孔(4),当物料从加料口进入炉内,加热产生的水汽可通过排气孔排出。
螺杆用耐高温金属或耐高温陶瓷材料制作,加热器可采用分段加热,外层用石棉或岩棉作保温层。
生产过程:先开动马达通过减速机带动双螺杆,同时加热,再将无定形硅酸钠物料从进料口加入,加热的物料随着螺杆的翻转前进,同时物料的水汽从排气孔排出后,在高温下进行晶形转化呈层状结晶,结晶完成后从出料口排出,实现连续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耀庭,未经陈耀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叠式电连接器
- 下一篇:可使用多年的板式挂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