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渔网无效
申请号: | 99217182.2 | 申请日: | 199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811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发明(设计)人: | 蔡昆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昆助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渔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网,尤指一种捕捉网可有效展开,能有效捕捉渔群的可确保诱食网位于捕捉网中的渔网。
溪洲、浅滩及河流的钓鱼、捕鱼、捕蟹,可以钓杆渔钓的方式或撒网的方式捕捉,而钓杆渔钓的方式,除了高手以外,其钓鱼的渔获量相当有限,而撒网的方式,则需具有相当的技巧,否则,即不容易张开渔网进行捕捉,为此,而有可抛投且渔网悬挂而呈开启状的渔网问市,配合参看图7及图8所示,其是具有钓杆40、捕捉网50、诱饵网46及支配盘60,其钓杆40的钓线41上设置浮标42、双转环43,双转环43可供子线44系结,用以连接配重体45、捕捉网50、诱饵网46及支配盘60,支配盘60设有贯穿孔61,周缘布设侧孔62,诱饵网46中装设诱饵且顶端穿入贯穿孔61并以子线44加以系结,而各捕捉网50顶端缠绕,并悬设于侧孔62处,藉此设计,而可以甩出钓杆40并将悬挂的捕捉网50连同支配盘60及配重体45抛投而出以进行张网捕渔。
此种一渔网虽具有配重体45及支配盘60,而具有一定的重量可将捕捉网50抛投而出,然而,其存在如下缺点:
诱饵网46及捕捉网50抛投而出时,并无法掌握其在空间中的动向,致使诱饵网46及捕捉网50会有纠缠一起的缺点产生,虽说各捕捉网50在悬挂时可嵌入支配盘60的侧孔62中,然而,一旦抛投而出,诱饵网46及捕捉网50的相互纠结,更容易造成诱饵网46外露于周缘的各捕捉网50外侧,此时,诱饵网46外露于捕捉网50,致使诱饵网46内所装设的诱饵会被渔类吃光,而却没有捕捉到渔类的问题产生,因此,该抛投式钓网无法达到较佳的诱捕效果,确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诱饵网位置的渔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中,渔网框架主要由底框及数道顶框组成,数道顶框的根缘固结于底框上形成站立状,整件捕捉网外缘的束线带可编结于底框及各顶框交接处,使其呈现展开状,并且,各顶框交接处可绑设拉绳、引线及系绳,而系绳可捆绑诱饵网,使得诱饵网的装设位置能确保在捕捉网中,可有效引诱渔群前来觅食,并加以捕捉。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渔网,包括一渔网框架及一捕捉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诱饵网;
渔网框架由底框及至少二道顶框构成,顶框的根缘固结于底框上而形成站立状,捕捉网外缘的束线带编结于底框及各顶框交接处;
各顶框交接处绑设有拉绳、引线及系绳;系绳捆绑诱饵网,系绳的长度小于捕捉网的高度。
其中:所述渔网框架的顶框由母管及插设于母管中的子杆构成,母管底端固结于底框上,子杆末端形成端部,母管前端形成内凸缘部,相对的子杆对合端形成定位杆、套设孔,定位杆周面形成卡制槽,套设孔中形成对应的卡合凸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渔网的数道顶框的根缘固结于底框上而形成站立状,整件捕捉网外缘的束线带可编结于底框及各顶框交接处,而顶框交接处所设置的系绳可捆绑诱饵网,其可以确保诱饵网的设置位于捕捉网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的渔网,能有效地达到捕捉目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渔网框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渔网框架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渔网框架的再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是现有渔网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现有渔网的组合立体图。
首先,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图,其包括渔网框架10、捕捉网20及诱饵网22;渔网框架10形成展开状,其中装设捕捉网20及诱饵网22;渔网框架10的底框11呈圆形,数道顶框12根缘固结于底框11上而形成站立状,整件捕捉网20外缘的束线带21可编结于底框11及各顶框12交接处,又,拉绳13、引线15及系绳14亦捆绑于各顶框12相交接处,因此,如图2所示的组合外观,可以渔网框架10形成展开的站立状,使得捕捉网20能布满于各顶框12的中,且系绳14可绑设诱饵网22,使其能确保诱饵网22的位置位于捕捉网2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昆助,未经蔡昆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拉窗窗框竖向边框型材
- 下一篇:水族箱用气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