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犁变速箱之改良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9217279.9 | 申请日: | 199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789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邱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信忠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侣云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变速箱 改良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回转犁变速箱之改良构造,更详而言之,特别系指一种可简易达成检修及保养,藉以减少检修及保养所花费的时间,使得正常农业作业免于耽误农时,更符合经济效益之回转犁京戏速箱之改良构造,属于农用机械。
农业在亚洲地区一直占有很重要之地位,如今的农业劳作方式也从传统的人力作业进入机械化作业,使得收成量大幅提高,以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及时间,更增加了单位面积之收成效率,农机具对农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当农用机械一旦发生损坏或故障时,因机械庞大及拆解困难,常需花费较多之时间来排除损坏或故障之问题,而导致耽误了正常的农时及农活。
由于农事作业因程序的不同,因此所使用的农业机械在设计上也大有不同;其中如图1所示,图1为习知的回转犁之实施例示意图,该习知回转犁1系利用变速箱11内部之传动元件结构带动主传动轴12,该主传动轴12驱动侧边之传动结构,藉以带动回转犁1之传动轴心13运作,利用该传动轴心13环围所设固之犁土装置14,可快速对土壤进行翻动及拨动之效用。
然而此习知的回转犁,在实际使用状态中,却存在有下述不足之处:
1、回转犁于进行翻动土壤的过程中会拔除大量的杂草而到处飞扬,
此时由于杂草繁多而细密,非常容易钻进回转犁的各个缝隙或接
合处内,而导致内部机构的异常及磨损,使得回转犁必须经常维
修或保养,但因习知回转犁之变速箱及主传动轴系为密闭之接合,
维修或保养时总是需要大费周章将密闭之部份拆卸下来,而处理
完成时亦需花费许多的时间作复原装设,故实用价值极差。
2、习知回转犁之变速箱及主传动轴系为密闭方式接合,然而回转犁
于使用时经常会因地形影响而震动或使用一段时间后,该变速箱
内之传动元件间易造成磨损或损坏的问题,必须将密闭之部份拆
卸后再作小零件之更换,如正值农忙时节,不但会影响农活之进
度,还会因小失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由于回转犁之各部机构非常庞大且沉重,在拆卸时必须使用到一
些特殊之工具(如起重机、天车等等)因而造成维修上相当的困
难,这些特殊之工具亦并非为一般从事农活的人所拥有,必须依
靠专业维修人员来处理,不但开支大,亦造成使用者失去了利用
机械化处理农事之信心。
4、习知回转犁之变速箱及主传动轴都为密闭方式以螺栓及螺帽接
合,当变速箱内之传动元件间发生异常或损坏的问题时,必须将
该回转犁由外向内依序拆卸螺栓及螺帽分解结构,才有办法作变
速箱内之传动元件间异常或损坏的处理,不但需浪费大量的时间
且造成异常或损坏处理上之困难,亦会因时常拆卸造成各部零件
的损坏,甚至更需开销大量的金钱聘请专业人员协助处理,实在
不符合现代化之需求。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检修保养简单容易、节省检修保养时间、节省维修费用、不误农时的一种回转犁变速箱之改良构造。
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犁变速箱之改良构造,该回转犁主要系利用变速箱内部之传动元件结构驱动侧边之传动结构,藉以带动回转犁之运作;其特征在于:该变速箱开设检修框口,而该检修框口上方可接设相对称之密封盖,该密封盖系可利用接合元件藉使与检修孔能完全的封闭,以防止异杂物侵入。
其中,该密封盖与检修框口接合处可设有弹性油封。
其中,该接合元件系用固定螺丝。
其中,该密封盖系可设有把手。
其中,该检修框口之规格系恒大于变速箱内部之传动元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犁变速箱之改良构造,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维修容易、便于更换小零件、不耽误农活、节省经费、节约维修时间、并能确保回转犁正常运作。
本实用新型共具有如下附图:
图1系习知的回转犁之实施例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回转犁变速箱之改良构造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回转犁变速箱之改良构造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分解
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回转犁变速箱之改良构造平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1 回转犁 11 变速箱 12 主传动轴
13 传动轴心 14 犁土装置 2 回转犁
21 变速箱 211检修框口 212传动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信忠,未经邱信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