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汲捞油用钢丝绳无效
申请号: | 99217588.7 | 申请日: | 199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028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25 |
发明(设计)人: | 曹家麟;秦航;郭乃康;秦万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石油钢管钢绳厂 |
主分类号: | F16G9/00 | 分类号: | F16G9/00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万勇,邵美玲 |
地址: | 712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汲捞油用 钢丝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油井抽汲捞油作业用钢丝绳。
油田采油作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捞油车(也称抽汲车或抽油车),钢丝绳是其重要的配件。作业时(参见图1),将钢丝绳5的一端固定在作业车1的卷筒2上,经过导轮3和顶滑4后下入油井6,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捞油工具相连,通过快速提起和下放达到抽汲捞油的目的。抽汲捞油作业是在负荷大,冲击载荷大的条件下进行的,要求钢丝绳具有较高的刚度、抽深大、冲程长等特点。现有技术中的抽汲捞油作业用钢丝绳,其结构普遍是6×19S+FC圆股钢丝绳,这种结构的钢丝绳,由于抗径向力能力不足,纤维绳芯抗压性差,结构稳定性不良,不能满足抽汲捞油作业的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常常出现伸长大,结构破坏(压溃)等现象,导致钢丝绳在短期使用后就报废,增大了作业成本,甚至导致井下事故,造成很大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刚度大、弹性模量高、耐冲击性能好、耐磨性能好、结构稳定性好的抽汲捞油用钢丝绳,以提高捞油车采油作业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抽汲捞油用钢丝绳,其特点是:由多股线接触圆股钢芯钢丝绳组成,该多股钢丝绳经压实后,其中的每股钢丝绳和每股钢丝绳中的每根钢丝都变形,每股钢丝绳中外层的每根钢丝暴露在外的表面与整个钢丝绳的外表面的相切相接面变大,钢丝与钢丝之间的相切相接面变大,而钢丝与钢丝之间的空隙变小,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平整和耐磨的表面。
根据以上所述的抽汲捞油用钢丝绳,其特点是:该钢丝绳由多股线接触圆股钢芯钢丝绳夹钢芯组成。
根据以上所述的抽汲捞油用钢丝绳,其特点是:该钢丝绳由三股线接触圆股钢芯钢丝绳组成。
根据以上所述的抽汲捞油用钢丝绳,其特点是:该钢丝绳由四股线接触圆股钢芯钢丝绳夹钢芯组成。
根据以上所述的抽汲捞油用钢丝绳,其特点是:该钢丝绳由六股线接触圆股钢芯钢丝绳夹钢芯组成。
图1是抽汲捞油作业时使用钢丝绳的示意图。
图2是三股压实钢丝绳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多股钢芯压实钢丝绳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作业车;2-卷轮;3-导轮;4-顶滑;5-钢丝绳;6-油井;7-钢丝;8-钢丝外表面;9-钢丝绳外表面;10-钢丝外表面与钢丝绳外表面的相切相接面;11-钢丝与钢丝之间的相切相接面;12-钢丝与钢丝之间的空隙;13-钢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抽汲捞油用钢丝绳(参见图2和图3),由多股线接触圆股钢芯钢丝绳组成,该多股钢丝绳经压实后,其中的每股钢丝绳和每股钢丝绳中的每根钢丝7都变形,每股钢丝绳中外层的每根钢丝7暴露在外的表面8与整个钢丝绳的外表面9的相切相接面10变大,钢丝7与钢丝7之间的相切相接面11变大,而钢丝7与钢丝7之间的空隙12变小,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平整和耐磨的表面。
以上所述的钢丝绳可以由三股线接触圆股钢芯钢丝绳组成,如3×19S。(参见图2)
以上所述的钢丝绳可以由四股线接触圆股钢芯钢丝绳夹钢芯13组成,如4×19S+IWRC。
以上所述的钢丝绳可以由六股线接触圆股钢芯钢丝绳夹钢芯13组成,如6×26WS+IWRC。(参见图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西鲁式线接触交互捻圆股钢芯钢丝绳夹钢芯经过压实(模锻或挤压)后得到新型钢丝绳。通过试验,发现该钢丝绳具有以下优点:
1.该钢丝绳由于采用了压实工艺,金属断面系数提高了8-13%,弹性模量提高,在破断拉力的条件下,钢丝绳绳径可以减小,在作业车上的可容长度增长,这样,可满足深井抽汲捞油作业的要求。
2.压实钢丝绳刚度较6×19S+FC结构的圆股钢丝绳的刚度大,耐冲击性能好,结构稳定性好。
3.压实钢丝绳耐磨性能好,由于压实使表面状态变化,耐磨性能提高2倍以上,平均使用寿命可达500次以上,现有钢丝绳的寿命为200-280次。
4.本实用新型的运用,提高了捞油车采油作业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石油钢管钢绳厂,未经咸阳石油钢管钢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