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渗漏阀门无效
申请号: | 99217778.2 | 申请日: | 199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796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业;魏彦华;赵童君;杜立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石油技工学校新技术开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9/02;F16K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漏 阀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线部件,是一种管路阀门。
在传统的管线部件的阀门中,普遍存着阀杆与安装在阀盖内的填料之间易产生介质渗漏的问题,若管线中输送的是易燃易爆的气体或液体,或者有毒介质,渗漏出来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中国专利96102387.2“磁耦合截止阀”提出的阀体与阀体盖形成空腔密封体,阀瓣、阀杆等部件安装在密封体内,较有效地解决了阀门的渗漏问题。但其仍存在有不足之处,(1)整体结构仍沿用了传统的由阀体、阀体盖两部分组合形式,结构复杂,特别是阀体盖部分,加工难度大。另外,作为防漏,密封体由阀体、阀体盖通过螺纹联结而成,结构不尽完美。(2)按照这种技术解决方案制作的阀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阀杆在升起或下降的同时,始终存在转动,因此易造成阀杆与阀瓣、阀瓣与阀孔之间密封面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开启灵活、密封件不会产生磨损、使用寿命长的无渗漏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由阀体和安装在阀体内的阀座、阀瓣及阀杆等构成的无渗漏阀门,手轮通过磁耦合与阀杆相联结,其特殊之处在于:
①阀体是完整的封闭体,阀座侧面开有介质通孔,阀座安装在阀体内的一端;
②阀杆的左端具有泄压孔,阀瓣和阀杆安装在一起,装在阀座内,阀杆相对阀瓣可在轴向上移动1-10mm距离,阀瓣和阀杆上分别装有密封件;
③阀杆套套装在阀杆上,阀杆套通过螺纹与阀瓣的封堵相联结,磁块支架固定安装在阀杆套上,内磁块装在磁块支架的磁块槽内;
④手轮和支架联结在一起,支架套装在阀体外面,外磁块装在在手轮支架的磁块槽内。
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在阀杆的右端安装有扶正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阀体是一完整的封闭体,通过磁耦合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使结构更为简单,并且绝不会在阀体上产生渗漏介质。(2)采用了阀杆套和阀杆两体套装结构,使阀杆只作直线移动,有效地减轻了阀杆与阀瓣、阀瓣与阀座间密封件的磨损,增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3)由于具有泄压机构,阀门开启灵活。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
将外磁块15安装在手轮架24的磁块槽内,磁块槽用非磁性材料制作,可选用无磁不锈钢,根据阀门的大小和磁块的磁场强度的大小,确定磁块的多少,一般4-16块,磁块槽与手轮架为一整体。将手轮14和手轮架24固定联结在一起,将安装了外磁块15的手轮架24套装在阀体4的外边。将直筒形的阀体4的两端分别加工成法兰3(或螺纹),阀体4用非磁性材料制作,如无磁不锈钢。密封件10采用橡胶密封圈(或密封垫等)安装在阀杆11上,将阀杆11左端安装在阀瓣7内,螺帽6装在阀杆11上,使螺帽6和阀瓣7内端面之间有1-10mm的间距,2-4mm较好,阀瓣内侧右端面为密封面,在阀杆11的左端具有泄压孔9,在阀瓣7上安装密封件5(采用橡胶密封圈或密封垫等),将阀瓣7和阀杆11一起安装在阀座2内,在阀座2上具有2-6个介质通孔8,其直径根据阀门通径确定,阀座2内的台肩面为密封面。将封堵13通过螺纹安装在阀座2的右端,使阀瓣7和封堵13之间形成减压室12。将阀杆套17套装在阀杆11上,通过螺纹安装在封堵13上,阀杆套17上固定有磁块支架23,在磁块支架23的磁块槽内装有内磁块16,磁块的个数与手轮架24内安装的外磁块个数相同,磁块槽用非磁性材料制作,如无磁不锈钢,在磁块支架23上具有使介质通过的通孔25。在阀杆11的右端装有扶正片18和螺帽19,在扶正片18上具有使介质通过的通孔22上。将上述组装在一起的阀座2、阀瓣7、阀杆11等部件通过阀座2上的螺纹安装到阀体4内。将手轮架24置于与内磁块16相对应的位置,将进口套环20安装在阀体4的右端。
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其两端的法兰(或螺纹)连接在管线上,其右端为进口21,左端为出口1。当要打开阀门时,旋转手轮14,通过内外磁块16、15的相互吸引,带动阀杆套17旋转,拉动阀杆11移动,通过泄压孔9将减压室12内的介质压力泄放掉,再通过阀杆11就很容易拉动阀瓣7了,达到阀门开启灵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石油技工学校新技术开发研究所,未经华北石油技工学校新技术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