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的伞帽头无效
申请号: | 99217812.6 | 申请日: | 199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833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壹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壹发 |
主分类号: | A45B25/10 | 分类号: | A45B25/1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伞帽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类,特别涉及一种发光的伞帽头。
众所周知,市场上销售的伞具种类很多,无论哪种伞具顶端都设置伞帽头进行锁合,如附图1所示,伞具A2在其顶部遮蔽于伞布接缝缘A3处,设有一漏斗式伞帽头A4,伞帽头A4贯穿主杆A1后,套合于主杆A1上,进而遮盖在伞布接缝缘部A3,达到伞具外观美化的目的,此种结构存在以下缺欠,一是由于漏斗式伞帽头A4直接套合于主杆A1上,而主杆A1的杆体呈锥形,当套固配合时不紧密,雨水易沿主杆A1滴漏伞内,进而造成伞骨锈蚀,并且容易使伞帽头发生脱落,二是由于伞帽头的脱落,使伞布接缝缘部A3必然造成接缝线开裂,除使伞具快速自损外,更加速伞骨的锈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常见伞具帽头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发光的伞帽头,该种伞帽头不仅能与伞主杆紧密结合不易脱落,防止伞骨锈蚀,而且在伞帽头上设置一发光元件,使伞帽头具有发光功能,获得夜间发光安全警示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发光的伞帽头,其结构主要是由透明帽盖、内垫圈、发光元件、导电螺套、防水胶圈、覆压螺套及帽头本体等元件组合而成,其中在帽头本体的上方承锁于透明帽盖,并于其内置放可供发光的发光元件,在帽头本体的外侧,设有一覆压螺套及一防水胶圈,藉由覆压螺套的锁配,则可将顶部贯出的伞骨接缝缘部加以平整覆盖,除能遮蔽伞顶端伞布的接缝缘外,还可以解决伞端顺畅排水,防止锈蚀及伞端接缝缘脱线,同时也具有绝佳的夜间发光安全警示效能。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
图1为常见的伞具主杆与伞帽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盖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盖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1)为透明帽盖、(2)为内垫圈、(3)为发光元件、(4)为导电螺套、(5)为防水胶圈、(6)为覆压螺套、(7)为帽头本体、(8)为电池、(10)为伞骨、(11)为内螺部、(12)为唇缘、(13)为收敛边、(14)为导光条、(15)为聚光点、(101)为螺件、(102)为主骨、(100)为帽头、(41)为螺套部、(42)为座体延边、(61)为缘边、(70)为分歧片、(71)为上段缘部、(72)为下段螺部、(73)为下方中空体、(74)为上方中空体、(75)为导电圈、(751)为导电圈的缘边、(76)为导电线、(77)为导电簧、(78)为上段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壹发,未经胡壹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炉
- 下一篇:微、小型空气压缩机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