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了支撑片结构的气垫床充气管无效
申请号: | 99217862.2 | 申请日: | 199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4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正明 |
主分类号: | A47C27/10 | 分类号: | A47C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支撑 结构 气垫 充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垫床,特别涉及一种改进了支撑片结构的气垫床充气管。
如图1所示的为一已知气垫床充气管的支撑片结构示意图,其气垫床10是由若干充气管12于固定垫体15内排列而成,各充气管与一条管体11与一充气装置13连通,而能对各充气管12进行充气使其撑起站立,能支撑身体的卧躺时的软性缓冲;其中每一充气管12的内部均以充气管壁相同的胶质布裁剪一条等长而适宽的条状布体14,将该条状布体14置入充气管12内侧立于中央,并于条状布体14的两侧折一接唇折边141与充气管12内壁贴合,以高频热熔粘结固定,充气管12内部中央藉该条状布体14支撑,而使充气管12的支撑力得到增强。
如上所述的气垫床10充气管12结构,仅以一条与充气管壁相同软性材料的条状布体14侧立支撑而已,藉折出的接唇折边来与充气管12内壁热熔粘结,然而该条状布体14的亦属软性材料,故其所能增加充气管12的强度也是有限,而且在施工上欲将一片软性的条状布体14折出的接唇折边与充气管12内壁贴合并加以热熔粘结,难度高而非常不好施工。整体而言以上述的已知结构,用麻烦而困难的施工结构,却只能提高有限的强度实非理想的增强设计。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结合施工容易,而且具有较佳结构强度支撑的气垫床充气管的增强支撑片结构,而使充气管提高支撑强度且施工更为简易迅速,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了支撑片结构的气垫床充气管,该充气管内结合支撑可易于施工结合及充气管支撑强度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了支撑片结构的气垫床充气管,使其支撑受力时得因增加变形幅度而提高柔软度。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以软性的材料一体成型一断面呈H形的长条状体,在其四个内侧角均有一弧状微凸的增强倒角,其可置入充气管内以横向面两侧端的两纵向片与充气管内管壁的上下两侧贴触,以高频热熔结合于充气管内,可增加整支充气管横向面立向的支撑力又具柔软度,该长条状体的中间横向面分布有多个镂孔,可使在受力时能扩大其变形的幅度而增加柔软度。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其功能效益是:本实用新型气垫床充气管支撑片结构,藉适当厚度软性材料的H形长条状体增加整支充气管断面的支撑力又不失柔软性,使气垫床当受到躺卧时身体的重力挤压时具有舒适的增强支撑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气垫床充气管支撑片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及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气垫床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的立体图与组合剖面图。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其是主要以软性材料一体成型一断面适当厚度呈H形的长条状体20,且其长条状体20本体的横向面两端与两端垂直延伸的纵向片21所夹的四个内侧角均有一弧状微凸的增强倒角2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及剖面示意图,将该断面H形的长条状体20置入充气管内部中央呈立状以横向面两端的两纵向片21与充气管12的内管壁的上下两侧贴触,并以高频热熔结合于气充管12内;如剖面图所示藉由长条状体20软性材料的内部支撑,在适当压力下又能弯曲应变,能使充气管12的支撑力得到增强又不失柔软的触感。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将由长条状体20支撑组合而成的各充气管12排于一固定垫体15,并于长条状体20两端与固定垫体15加以扣结固定,各充气管12以一条管体12与一充气装置13连通,而能对各充气管12进行充气使其撑起站立,即完成一具有柔软增强支撑的气垫床10结构。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及剖面示意图,其是主要在长条状体20的中间横向面等距布列着多个镂孔23,使长条状体20结合在气垫床的充气管12内支撑压力时,如剖面图所示可使长条状体20增加较大的变形幅度,而提高支撑受力时的柔软度。
综上所述,已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产业上实用性与先进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正明,未经林正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转向仪
- 下一篇:压缩机电机测量用安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