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无效
申请号: | 99219434.2 | 申请日: | 199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4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同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同舟 |
主分类号: | E03D1/02 | 分类号: | E03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气囊 封闭式 水箱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洁具,具体涉及一种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
现有的封闭式水箱,主体是一个下部开有进水口、出水口的密封式水箱。如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的水箱,当进水口2、出水口3都处于关闭状态时,箱中空气压强等于大气压;如图2所示,如打开进水口2,由于进水口2的压强高于大气压,水会进入水箱内。随着水不断进入水箱,水位上升,水箱内的空气压强不断增高,直至水箱内气压等于进水口水压,进水口不再进水。此时,打开出水口3,箱中的水会在气压差和重力的作用下喷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气压差)。这种封闭式水箱,与传统开放式水箱相比,结构简单、部件少、稳定、不易漏水、节水、出水较快,但由于水箱多数时间处于如图2所示的均衡状态,水箱中气压较高,空气容易溶解到水中,并随水排出,造成箱中空气减少,以至于有效出水量不足,经常需要手工或自动补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出水稳定而快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补气的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通过在水箱中设置的内置气囊,将空气与水有效隔离,大大降低水的溶解消耗,因而使用过程中无需补气,出水稳定而快捷,也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是一个下部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密封式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内至少放置一个充有1-2.5倍水箱容积空气的、充气后充满水箱有效容积的疏水气囊。这样,打开进水口时,水进入水箱,水位上升,压缩气囊中的空气,气囊体积缩小,气囊内气压上升。当气囊内气压上升到等于进水口水压的均衡态时,进水口不再进水。此时,如果打开出水口,气囊中的被压缩的空气会作用于水箱内的水面,水箱内的水在箱内气压和水重力的作用下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所述的内置气囊是指一种柔软的、可以变形的、气密性高的疏水气囊,可以是一种如乳胶制作而成的、具有伸缩性的弹性气囊,也可以是一种无弹性的、涂胶的高气密性布制作的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在初始状态下,在水箱内放置至少一个上述弹性气囊或无弹性的、涂胶的高气密性布制作的疏水气囊,向气囊内充气,充气后的气囊充满整个水箱有效容积,将水箱内原有的空气排除干净。气囊中的充气量的设定与进水口压强、设定的出水量、水箱的体积有关。一般而言,设定水箱的体积为8升,水箱的排水量约6升,通常生活用水的管道进口压强为4公斤,气囊中的充气量应为一个体积的箱体,即8升。这样,打开进水口时,水进入水箱,水位上升,压缩气囊中的空气,气囊体积缩小,气囊内气压上升。当水位上升到水箱的6升高位时,气囊的容积由8升缩小到2升,缩小了约四倍,即气囊内气压上升到等于进水口水压4公斤,进水口不再进水,水箱处于均衡状态。如果生活水压高于4公斤,可以通过增加气囊中的充气量、提高气囊的内压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少最终平衡时水箱内水的体积。例如在进水口水压为5公斤的时候,若在气囊内充入相当于常压下10升的空气,当水位上升到水箱的6升高位时,气囊的容积由8升缩小到2升,缩小了约四倍,气囊内的气压等于进水口的5公斤水压,仍然可以保证水位在6升的刻度取得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由于水箱内的设置的气囊有效地将水和空气隔离,避免了因箱内空气溶解于水而造成箱内空气不断减少,保证系统处于高效循环的运作之中,出水稳定而快捷,因而无需使用补气设施,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A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初始状态下的封闭式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均衡状态下的封闭式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下的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均衡状态下的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内置气囊封闭式水箱,在水箱1的下部开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在上述水箱1内放置一个充有适量气体的、充气后充满水箱有效容积的疏水气囊4。这样,打开进水口时,水进入水箱,水位上升,压缩气囊中的空气,气囊体积缩小,气囊内气压上升。当气囊内气压上升到等于进水口水压的均衡态时,进水口不再进水。此时,如果打开出水口,气囊中的被压缩的空气会作用于水箱内的水面,水箱内的水在箱内气压和水重力的作用下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同舟,未经袁同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9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烟机的集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滚筒法渣处理装置的箅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