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疗尿道下裂防尿道口狭窄用的活动式喇叭形硅胶尿管套无效
申请号: | 99219475.X | 申请日: | 199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137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兴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1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尿道 下裂防 狭窄 活动 喇叭 硅胶 尿管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装置,使用它,能防止手术后组织变形所引起的尿道口狭窄。
目前,对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手术矫治,不管是采用分二期手术法还是一期法,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的发生率总有10%—30%的病例。特别最近国内外所喜欢采用的尿道正位开口技术,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的仍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然而,迄今为止,除了手术方法的一些改进外,仍无防止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的器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器械装置,能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且具有促进新尿道愈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器械装置以具有良好弹性的硅胶制成一端大一端小的外形为喇叭状的喇叭形体,它与临床上通常采用的导尿管配合使用,喇叭形体中央有中央孔(导尿管孔),使用时,导尿管从喇叭形体的中央孔(导尿管孔)中通过,喇叭形体借助于导尿管,使其形成可随导尿管前后活动的尿管套。在手术缝合尿道口后,经留置的导尿管,将喇叭形体小头端置入新形成的尿道口内的适当位置上,固定,术后8~10天,创口愈合后,随尿管拔除。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手术后尿道口被迫形成喇叭口状,从而防止了尿道口狭窄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导尿管的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2…中央孔(导尿管孔)
3…实用新型的顶部
4…导尿管
5…尿道外口
本实用新型为喇叭形体,中央孔(导尿管孔)2从实体底部1向顶部3贯穿,导尿管可以从中央孔通过。手术时,置于尿道外口5内。术中使用时,选择与导尿管经相匹配的喇叭形体置于外尿道内,固定在适宜位置,操作即完成。
本实用新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末段尿道内具有喇叭形的支架作用,并具有扩张作用与效果,能增加对新尿道和阴茎隧道产生均匀压力,增加和扩大伤缘组织接触面,促进皮管愈合,从而达到防止尿道口狭窄的效果。
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兴,未经黄永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9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