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复位拉链无效
申请号: | 99219536.5 | 申请日: | 199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57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思利 |
主分类号: | A44B19/00 | 分类号: | A44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4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复位 拉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中的拉链,特别涉及一种开启-关闭箱、包的自动复位拉链。
目前,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箱、包,经常是缝制一条拉链来作为开启-锁合的附件。
拉链虽然方便、耐用,但是有一个最大的缺陷是开启后需要使用者手动关闭,不能自动复位(关闭)。若不能及时关闭拉链,敞口的箱、包极易造成箱、包内物品的丢失,钱夹、证件等的不慎丢失,给使用者带来许多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开启后无需使用者手动关闭,依靠其附设的复位机构,可以自动复位的拉链。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设计一种自动复位拉链,包括定位在织物缝边上的拉链牙和在拉链牙“队列”上滑动的拉链头,其特征是:
双侧拉链牙1的织物缝边2上,各有一条与拉链牙1并列的“”形槽3,
拉链头是异形拉链头4,其双侧开口部13的上檐7向外延伸,并于“翼尖”处形成凸起8,
凸起8和复位机构5中的圈形弹簧9联接。
上述的“”形槽3的开口部6向内收缩,形成包容着滑动的凸起8的槽腔10。
上述的复位机构5,由设置在拉链开口端的织物缝边2端的外壳11,其中的圈形弹簧9及其固定件12构成。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形态示意图;
图2是“”形槽3的横剖面结构、状态放大示意图;
图3是异形拉链头4的横剖面结构、状态放大示意图;
图4是异形拉链头4与拉链牙齿1和“”形槽3组合时的横剖面结构、状态放大示意图;
图5是凸起8与圈形弹簧9联接后,在“”形槽3中滑动状态的纵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1拉链牙;2织物缝边;3“”形槽;4异形拉链头;5复位机构;6“”形槽3的开口部;7拉链头开口部13的上檐;8拉链头上檐7向外延伸的“翼尖“处凸起;9圈形弹簧;10““形槽3中的包容着滑动凸起8的槽腔部;11复位机构5的外壳;12圈形弹簧9的固定件;13异形拉链头4的开口端;14拉链头上的钩环。
〖实施例〗
①在织物缝边2上压制拉链牙1时,同时压合或粘合一条与拉链牙1并列的“”形槽3;
②在制造拉链头时,增加一点工序,即异形拉链头4的双侧开口部13的上檐7向外延伸,并于“翼尖”处形成凸起8。
凸起8与圈形弹簧9的联接,可以采用套接、凹凸镶嵌等各种形式。
其余材质、工艺等均可借鉴现有拉链的技术。
使用情况举例:
当使用者手动开启拉链时,异形拉链头4在拉链牙1“队列”上滑动时,它两“翼尖“处的凸起8,带动与之联接的复位机构5中的圈形弹簧9,沿“”形槽3的槽腔10被同步拉伸,拉链“开启”;“开启”完毕,使用者松手时,此过程逆转,复位机构5中的圈形弹簧9因自身弹性,沿““形槽3的槽腔10回缩,同时带动与之联接的异形拉链头4在拉链牙1“队列”上往回滑动,直至圈形弹簧9回缩到位,异形拉链头4也回滑至拉链牙1“队列”末端,拉链锁合。
与现有拉链比较,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拉链具有明显的优点,在不增加或稍微增加一点费用的情况下,获得了更新换代的新型拉链产品。杜绝了拉链敞开忘记手动锁合,因而造成箱、包内物品丢失的尴尬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思利,未经杨思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9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