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转子节能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9220088.1 | 申请日: | 199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739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林;王传友;汪景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明林;王传友;汪景营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艳 |
地址: | 2570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节能 电动机 | ||
多转子节能电动机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和其它领域。
现有使用的电动机绝大多数是单定子、单转子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使用功能单一,调功不便,运行效率不高,难以达到最佳匹配状态,浪费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原有电动机结构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多定子、多转子的节能电动机,调功快捷方便,节电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两个以上电动机定子和转子组成,并分别连接在一根轴上,并由一个电动机机座组成一套节能电动机;由两个以上的定子安装在机座的内孔中,定子之间留有间隙,另外在机座顶部由镙丝固定定子铁芯,另外两个以上转子分别安装在与定子铁芯相对应的内孔中,相互间也保持气隙,转子上的键槽在结构上相对转轴的中心线,转子齿槽相对转轴中心线为倾斜角度或不倾斜角度安装,在定子的铁芯槽内均嵌入相同数或不相同数的线圈,其嵌入线圈的多少均按实际使用需要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最大优点是在使用性能上有高起动转矩的作用,根据现场生产需要,能瞬间起动后,又能瞬时自动投入或退出,即可关停部分定子,调功方便,节电显著,还可在原有单定子、单转子的常用电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装,也可达到较好的节电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多转子节能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一种实施例,是一种高起动转矩的电动机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又一种实施例,是一种可减少起动电流、能增大起动转矩的节能电动机。
附图注解:1.转轴,2.轴承,3.端盖,4.套圈,5.第一转子,6.第一定子,7.转子键,8.第二转子,9.第二定子,10.机座,11.风扇,12.风罩,13.第二转子槽,14.第一转子槽,15.定子键,16.第二转子外端环,17.第二转子内端环,18.第一转子内端环,19.第一定子引出线柱,20.第二定子引出线柱,21.第一转子外端环,22.压圈。
如图1的多转子节能电动机,是在同一机座(10)内,由同一根转轴(1)分别安装有转子(5)和(8)、定子(6)和(9)组成。第一定子(6)和第一转子(5)安装在机座(10)内的一侧,第二定子(9)和第二转子(8)安装在机座(10)内的另一侧,另外,两个转子(5)和(8)在同一转轴(1)由转子键(7)进行定位,另外,第一定子(6)和第一转子(5)及第二定子(9)、第二转子(8)的电磁结构相同,第一定子(6)、第一转子(5)与第二定子(9)、第二转子(8)的容量关系的结构是等容的或者为差容的。其引出线柱(19)、(20)上的联接线是在两个定子(6)、(9)绕组沿轴向位置引出;联接到引出线柱(19)、(20)上。第一转子槽(14)和第二转子槽(13)在结构上由同一导体串入。第一定子(6)和第二定子(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串联或者并联。另外轴承(2)装配在端盖(3)内,与套圈(4)和机座构成一体。还有使定子(6)、(9)安装在定子键(15)处,起定位作用。普通常用电机座内定子只有一个安装在中心位置,本电动机有两个以上定子组成,定子间有轴向间隙,在机座(10)的顶部由镙丝固定定子铁芯,机座(10)的内孔不设台阶,机座(10)两端各装有套圈(4),其内孔与端盖(3)相连接,并与机座(10)构成为一体,定子(6)、(9)内孔与转子(5)、(8)的装配各有气隙,以满足机械和电磁的结构要求,由于在原机座(10)内装有两个定子(6)、(9),机座要延长,可在原有电动机机座两端各加套圈(4)就可以,或把端盖(3)和机座(10)直接制为一体;另外转轴(1)相应延长,并增设转子键(7),以便定位,转子(5)、(8)安装在定子(6)、(9)相对应与孔内,保持相应的气隙。二定子(6)、(9)的绕组线圈数随气隙大小变化而有所变化。其引出线柱(19)、(20)的连接线同在两个定子(6)、(9)绕组按轴向位置引出。还有第一转子(5)的转子槽(14)及第二转子(8)的转子槽(13)均相对转轴的中心线为倾斜角度或者不倾斜角度安装。第一定子(6)的铁芯槽和第二定子(9)的铁芯槽结构是相同的,第一转子(5)的铁芯槽和第二定子(8)铁芯槽的结构相同或者为不相同的;第一定子(6)和第二定子(9)铁芯槽内均嵌入绕组线圈,线圈圈数是相同数或不相同数,这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第一转子(5)的转子槽(14)和第二转子(8)的转子槽(13)与其外端环(16)、(21)及内端环(17)、(18)构成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明林;王传友;汪景营,未经孙明林;王传友;汪景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