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内锅无效
申请号: | 99220139.X | 申请日: | 199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648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衍增;李新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多星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 ||
一种电压力锅内锅,属于家用炊具领域。特别是电压力锅用内锅。
家用炊具中,压力锅由于省时、节省能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走进千家万户。随着家用电器的飞速发展,人们又着手研究外形美观,使用方便的电压力锅。如《中国专利》1992年5月27日公告的,申请日:1990年11月21日,申请号:90224212,申请人:王超桂,实用新型名称:压控式全自动电压力锅。该压控式全自动压力锅,主要有内锅、外壳、锅盖、锁盖机构、发热盘、支撑机构及控制机构组成。又如《中国专利》1997年1月8日公告的,申请日:1995年8月25日,申请号:95219400,申请人:凌恒干 朱永奎,实用新型名称:多功能自控弹性安全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主要有内锅、外壳、外锅、锅盖构成,内锅放置在外锅内,内锅可从外锅内任意取放,食物盛放在内锅内。填补了电压力锅的一项空白,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锅的取放不方便,内锅上无盖,且不能做焖烧锅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取放方便,且能做焖烧锅用的电压力锅内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方式来实现的:
该电压力锅内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锅体1上设有提系6、内锅盖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采用如下方式来实现:
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锅盖7包括锅盖和密封胶圈5,密封胶圈5呈“Y”形并有沟槽,锅盖7外沿套在“Y”形密封胶圈5的沟槽内。
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锅盖7上有锅扭8,提系6固定在与锅体外沿连接的支架2上,提系6与支架2为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内锅,主要设计特点是内锅盖的特殊结构,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电压力锅内锅既可方便取放,又可较好的实现内锅保温。由于锅体1上设有提系6、内锅盖7,内锅盖7又包括锅盖和密封胶圈5,密封胶圈5呈“Y”形并有沟槽,沟槽有一2-5mm的深度,锅盖7外沿正好套在“Y”形密封胶圈5的沟槽内,内锅盖7边沿的密封胶圈既是电压力锅锅盖与锅体的密封圈,又与内锅锅盖一起构成内锅锅盖,内锅盖7上有锅扭8,提系6固定在与锅体外沿连接的支架2内,提系6与支架2为活动连接。该电压力锅内锅,由于设有提系,不管锅是否很热,可任意取故,提系与支架采用活动连接,内锅放置在外壳内时提系可平放,内锅锅盖上设有锅扭可方便锅盖取放,在用电压力锅作好饭后,可方便的取出内锅,将内锅中的饭盛出,可实现焖烧锅的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内锅的机构示意图:是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内锅的最佳实施例;其中:1锅体 2支架 3铆钉 4垫圈 5密封胶圈 6提系 7内锅盖 8锅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内锅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先将锅体1锅盖7用不锈钢板材制作好,将“Y”形硅橡胶密封胶圈加工好,“Y”形硅橡胶密封胶圈在夹角处开有一2-5mm深的沟槽,锅盖7外沿为平板状正好套在“Y”形密封胶圈5的沟槽内,支架焊接在锅体翻沿上,提系用铆钉固定在支架上,锅扭安装在锅盖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内锅制作完毕。由于设有提系,不管锅是否很热,可任意取放,提系与支架采用活动连接,内锅放置在外锅内时提系可平放,内锅锅盖上设有锅扭可方便锅盖取放,在用电压力锅作好饭后,可方便的取出内锅,将内锅中的饭盛出,可使电压力锅方便的实现焖烧锅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多星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淄博多星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钮扣和服装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废气净化及脱臭的生物过滤-吸附复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