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引导有刻度导丝无效
申请号: | 99220255.8 | 申请日: | 199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67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发明(设计)人: | 邵先玉;辛献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先玉;辛献运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刻度 | ||
一种内镜引导有刻度导丝,属医疗器械
目前,临床应用的导丝,经内镜活检管道插入,保留导丝退出内镜,再循导丝插入治疗器械,难以直视操作过程;若再次插入内镜观察治疗,操作繁杂,病人痛苦大。导丝没有刻度,难以准确地判断插入消化道及病变部位的准确长度,影响内镜治疗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丝,由内镜导入,可在内镜下观察经导丝插入的治疗器械的操作过程,并能准确判断插入消化道及病变部位导丝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导丝的安全弹簧头上有引导线固定侧孔和引导线孔,引导线固定在侧孔底端,再从引导线孔中穿出,安全弹簧一端与安全弹簧头连接,另一端与导丝体部的一端连接,导丝体部有刻度。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活检钳经内镜活检管道插入,夹持引导线,导丝附在内镜一侧,由内镜导入,保留内镜,循导丝插入内镜治疗器械,在内镜直视下操作,简化内镜治疗程序,减轻病人痛苦。使用有刻度的导丝,准确判断插入消化道及病变部位导丝的长度,使内镜治疗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导丝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全弹簧头剖视图。
图中1、引导线 2、安全弹簧头 3、安全弹簧 4、导丝体部
5、刻度 6、引导线孔 7、引导线固定侧孔
下面以实施的形式进一步加以说明。在图1中引导线(1)固定在安全弹簧头(2)上,安全弹簧(3)一端与安全弹簧头连接,另一端与导丝体部(4)连接,导丝体部有刻度(5)。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安全弹簧头(2)顶部中央有引导线孔(6)并和引导线固定侧孔(7)相通,引导线固定侧孔开口于安全弹簧头的侧面。引导线固定侧孔的内径大于引导线孔(6)的内径。引导线一端打结,固定于引导线固定侧孔内,另一端经引导线孔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先玉;辛献运,未经邵先玉;辛献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桌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的电气特性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