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过滤磁化烟嘴无效
申请号: | 99220439.9 | 申请日: | 199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364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京;罗进臣;单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利 |
主分类号: | A24F7/04 | 分类号: | A24F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郑小军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磁化 烟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烟嘴的改进,具体涉及对烟嘴过滤装置结构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现有的烟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单纯的烟嘴,没有其它任何附加功能,另一种是在烟嘴的基础上增加了过滤的装置。而为了能实现过滤的功能,通常用两种方法来完成,一种是用过滤材料制成过滤装置,另一种是用过滤结构来实现。用过滤材料制成的过滤装置缺点是它只能使用一次,当不断的吸烟,使过滤材料上粘满焦油等有害物质时,就只能更换掉;这样不仅浪费金钱,而且浪费材料。同时现在一般每吸4-10只烟就得更换一次,也给使用带来了不变。而通过过滤结构制成的过滤装置就没有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清洗以后继续使用,但目前各种过滤结构都不合理,并且只是采用单层过滤结构,效果不是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置多重过滤结构,并且优化这些结构的烟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在过滤装置中加上磁性过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过滤磁化烟嘴,包括烟嘴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是由首尾串联的两个烟雾缓冲过滤器构成。
所述的双过滤磁化烟嘴的一种改进是,该双过滤磁化烟嘴的出烟口和/或进烟口设置烟雾磁化过滤装置。
所述的双过滤磁化烟嘴的一种改进是,上述串联的两个烟雾缓冲过滤器的结构是,第一进烟腔的根部通过2-8个细小的孔连通第一烟雾扩散腔;第二进烟腔通过该腔的进口连通第一烟雾扩散腔;第二进烟腔的根部通过2-8个细小的孔连通第二烟雾扩散腔;第二烟雾扩散腔通过设置于该腔根部的孔连通出烟管。
所述的双过滤磁化烟嘴的一种改进是,上述烟雾磁化过滤装置中设量于进烟口的烟雾磁化过滤装置是1-8个一端凸起的永磁体或磁环吸合构成;设置于出烟口的烟雾磁化过滤装置是设置有通孔的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烟雾先进入第一进烟管,通过非常细小的孔排出,并且进入一个相对于该细小的孔来讲迅速扩大的扩散腔;烟雾在扩散腔中扩散开,而烟雾中的焦油等有害物质凝结停留在该扩散腔中,经过一级过滤的烟雾进入第二进烟腔,第二进烟腔的进烟口大于上述细小的孔3-6倍,便于吸烟。烟雾再经过上述结构,重复一次上述过程,进一步过滤,这样效果非常明显。同时,如果在烟雾进入进烟管前让烟雾先经过由几个磁性体吸合形成的磁性过滤装置或者在烟雾入口前通过磁性通道,磁场能改变有害物质的分子结构,从而减少对人体的损害。让烟雾在磁性体所产生的磁场作用下过滤效果更佳。烟雾在经过上述结构过滤后,吸入口中的口感不变,同时吸烟者所用的力也不改变,不防碍吸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过滤装置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过滤装置主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烟口永磁体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烟口永磁体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烟口永磁体的左视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过滤磁化烟嘴,如图1所示,包括烟嘴1和过滤装置,过滤装置是由首尾串联的两个烟雾缓冲过滤器2构成。该双过滤磁化烟嘴的出烟口3和/或进烟口4设置烟雾磁化过滤装置。本实施例只在出烟口设置烟雾磁化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烟嘴1被串联的两个缓冲过滤器2的三个皮垫17分成两个烟雾扩散腔;串联的两个烟雾缓冲过滤器的构造是,第一进烟腔5的根部通过2-8个细小的孔6连通第一烟雾扩散腔7,本实施例采用4个孔;第二进烟腔8通过该腔的进口9连通第一烟雾扩散腔7;第二进烟腔8的根部通过2-8个细小的孔10连通第二烟雾扩散腔12,本实施例采用4个孔;第二烟雾扩散腔12通过设置于该腔根部的孔13连通出烟管14。烟雾磁化过滤装置中设置于进烟口的烟雾磁化过滤装置如图4所示是1-8个一端凸起的永磁体15或磁环吸合构成;设置于出烟口的烟雾磁化过滤装置如图5、图6所示是设置有通孔的永磁体16。
使用时,烟雾进入烟嘴后,先进入第一进烟腔,从该腔根部的4个细小的孔流到该装置外部,进入到由皮垫隔成的第一烟雾扩散腔,烟雾扩散腔的体积相对所述细小的孔来讲迅速扩大,使得烟雾充分扩散,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焦油等都凝结在该腔中。经过第一层净化后的烟雾该烟雾扩散腔的根部孔进入第二进烟腔,再进行一遍上述过程。第二进烟腔的进烟口的直径是上一进烟腔出烟口直径的3-6倍;这样便于吸烟,不会因为烟雾经过该装置而不容易吸食。烟雾经过第二烟雾扩散腔净化后,通过设置于该腔的孔进入出烟管。烟雾经过出烟管再经过永磁体的通孔,烟雾在磁力线的作用下进行进一步净化,再进入使用者的口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利,未经单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