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馏式中药煎煮机无效
申请号: | 99220516.6 | 申请日: | 199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769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珍;韩晓成;刘文臻;张振英;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海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潍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希现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馏 中药 煎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煎煮机。
利用中草药治病,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却一直沿袭用砂锅或瓷锅在炉火上人工煎煮的落后方法,既要不停地翻动,费工费力,中草药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又白白地挥发掉,降低了药效。专利号为92211008.5的中药煎煮机,虽然解决了人工煎煮的敝端,但中草药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仍不能收集服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人工翻动、不沸锅,能收集中草药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的蒸馏式中药煎煮机。
这种蒸馏式中药煎煮机,包括电加热器,在电加热器的顶面上放置有可以取下的药容器,电加热器包括外壳,在外壳的上端固定有炉盘盖、下端固定有底盖,炉盘盖的下表面上装有电热管,外壳上装有电源插座和加热功率选择开关,其结构特点是药容器包括药锅,在药锅的内腔中放置有网状盛药篮,在药锅的上端接有冷凝回收装置,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冷凝外壳,冷凝外壳下端敞口、上顶面上留有冷却水进口,在冷凝外壳的内腔中自下而上依次装有与冷凝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的集液板和冷却板,集液板呈凸环形,集液板与冷却板之间的间隙为集液腔,冷却板与冷凝外壳的顶面之间的间隙为冷却腔,在冷凝外壳的侧面上装有与集液腔连通的集液管和与冷却腔连通的冷却水出管。
作为对蒸馏式中药煎煮机的改进,在网状盛药篮的底面周边设有下凸的凸环,在药锅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手把,冷却板上带有同心凹环,在冷却水进口上装有可以取下的手盖,在冷却水出管上装有水阀,在集液管上装有集液管阀。
由上所述,这种蒸馏式中药煎煮机可以概括为电加热器,药容器和冷凝回收装置三大部分。使用时,先将中药放在盛药篮中,再将中药篮放置在药锅内腔中,向药锅内注入适量的水,盖上冷凝回收装置,从冷却水进口向冷却腔内注入冷水,接通电源和加热功率选择开关进行加热煎煮。在煎煮过程中,中药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随蒸气通过呈凸环形的集液板的中心孔上升,遇冷却板的底面凝结成水珠,滴到集液板上,由集液管流出。收集到的含有中药易挥发有效成分的液体与药锅中煎煮的药液混合后一并服用。
这种蒸馏式中药煎煮机,由于药锅的盛药篮与电加热器是分离的,因而不用人工翻动中药,也不会糊药;又由于设有冷却腔,冷却腔连通着冷却水出管,因而也不沸锅;冷凝回收装置的设置,能将中草药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有效地收集回收随同药液一并服用,提高了中草药的药效。
附图示出了蒸馏式中药煎煮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蒸馏式中药煎煮机包括电加热器,在电加热器的顶面上放置有可以取下的药容器,药容器的上端接有冷凝回收装置;电加热器包括外壳1,在外壳1的上端固定有炉盘盖2、下端固定有底盖3,炉盘盖2的下表面上装有电热管4,外壳1上装有电源插座5和加热功率选择开关6;药容器包括药锅7,药锅7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手把10,药锅7的内腔中放置有网状盛药篮8,网状盛药篮8的底面周边设有下凸的凸环9;冷凝回收装置装在药锅7的上端,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冷凝外壳11,冷凝外壳11下端敞口、上顶面上留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进口上装有可以取下的手盖12,在冷凝外壳11的内腔中自下而上依次装有与冷凝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集液板13和冷却板14,集液板13呈凸环形,冷却板14上带有同心凹环17,集液板13与冷却板14之间的间隙为集液腔,冷却板14与冷凝外壳11的顶面之间的间隙为冷却腔,在冷凝外壳11的侧面上装有与集液腔连通的集液管15和与冷却腔连通的冷却水出管16,在冷却水出管16上装有水阀18,在集液管15上装有集液管阀19,集液管15、冷却水出管16、水阀18和集液管阀19装在与冷凝外壳11连为一体的管外壳2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海,未经林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