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9220860.2 | 申请日: | 199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69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薛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玉忠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 |
代理公司: | 济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禹春 |
地址: | 273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二次 自然 常压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属于二次进风多孔常压锅炉。
现有技术中常压锅炉燃煤烧结不完全,产生煤烟型大气污染。其缺陷漏煤漏风缺氧,局部结焦,燃烧不完全,热量损失大,热效率低,机械故障多,机械进风噪音高,成本高,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不易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而设计一种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采用多孔二次进自然风常压锅炉,使燃料预热挥发出可燃气体时,炉内均匀补充空气氧气量,可燃成份完全混合燃烧。多孔二次风嘴为圆形,内部为鸭嘴形,并有疏松煤焦功能。锅炉内采用大波纹烟道,燃料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和废气,由大波纹形烟道转换为热能,经余热烟道排出废气。解决烟煤燃烧不排出黑烟污染大气层,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多孔二次进自然风嘴和锅炉内大波纹烟道与回水自动控制器构成,锅炉顶端设有排气筒和余热烟道与热水出口,回水自动控制器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锅炉上端设置余热进水口与供热出口,锅炉中端设有一次进风料口两只,锅炉内设有大波纹烟道与余热烟道相连通,到达排气筒,锅炉为卧式,锅炉外壳下端设有多孔二次进自然风嘴呈圆形,内部呈鸭嘴形。锅炉内设置上炉排与下炉排和气化燃烧室,锅炉底端设置锅炉进水口和清渣口与清灰口,锅炉与底座由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取多孔二次进自然风嘴将燃料预热挥发出可燃气体时,炉前均匀补充空气氧气量,使可燃成份完全混合燃烧。由锅炉内大波纹烟道将燃料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和废气,通过大波纹烟道转换为热能,排出废气,大波纹烟道散热效率高,烟道内不易堆积灰尘。上下炉排将燃料预热,挥发气化燃料过程中自由落下或疏松焦孔落下部分焦炭在下炉排上继续燃烧,燃尽后部分渣块由清渣口排出,细灰由清灰口排出。大波纹烟道的废气在炉内放热后,排出温度比较高,通过余热利用装置,降低废气排放温度,热量得到充分利用,排出的烟气达到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的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卧式锅炉常压运行,安全可靠,成本低,无噪音,余热利用,热效率高,燃烧充分无污染源,一炉多用,燃烧室采用二次多孔进自然风,排出的烟气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1—排气筒 2—余热烟道 3—余热进水口 4—供热出口 5—控制器进水口 6—外壳 7—进风料口 8—多孔风嘴 9—清渣口 10—清灰口 11—底座 12—下炉排 13—锅炉进水口 14—燃烧室 15—上炉排 16—大波纹烟道 17—控制器出水口 18—回水自动控制器 19—热水出口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它是由回水自动控制器18和多孔风嘴8与余热烟道2构成,炉体采取卧式锅炉,炉体上端设有排气筒1和热水出口19与余热烟道2,排气筒1与余热烟道2相连通,锅炉内上端设有回水自动控制器18和余热进水口3与供热出口4,回水自动控制器18上设有进水口5与出水口17,锅炉内设有大波纹烟道16和两只进风料口7与上炉排15,上炉排15与下炉排12之间设有气化燃烧室14与多孔二次自然风嘴8呈圆形,内部呈鸭嘴形,锅炉底端设有锅炉进水口13和两只清渣口9与清灰口10,锅炉外壳6由螺栓固定在底座11上。燃料由进风料口7到达气化燃烧室14燃烧,通过多孔二次自然风嘴8使燃料充分吸收空气氧气量,可燃烧成份完全混合燃烧,锅炉内大波纹烟道16将余热排入余热烟道2和排气筒1,净化排气量,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多孔二次自然风常压锅炉的实施例,它是由燃料从进风料口7到达气化燃烧室14内燃烧,通过多孔二次自然风嘴8进行空气氧气量,使燃料的可燃成份充分混合燃烧。锅炉内大波纹烟道16与余热烟道2相连通,到达排气筒1,上炉排15与下炉排12之间设有气化燃烧室14,多孔二次自然风嘴8与气化燃烧室14相连通,回水自动控制器18上设有进水口5与出水口17,锅炉上端设有热水出口19和余热进水口3与供热出口4,锅炉下端设有清渣口9和清回口10与锅炉进水口13,锅炉采取卧式锅炉,锅炉外壳6与底座11由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玉忠,未经薛玉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8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嘴瓶
- 下一篇:microATX可更换后网的电脑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