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力电池除垢器无效
申请号: | 99220955.2 | 申请日: | 199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727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舜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绍强 |
地址: | 25512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电池 除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磁力进行水质除垢、防垢处理范畴,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磁力电池除垢器。
目前,各式各样的外磁式磁水器很多,与本专利申请最接近的有两项,一项为美国技术的磁力除垢器,用三片永磁体N-N、S-S相对的方法分别聚磁在两块导磁板上,使用时吸附在铁管外面即可。此结构的特点是聚磁板表面及铁管内壁场强高,但磁程短、漏磁大。
另一项为日本技术“磁力电池”,它以多块磁体异极端互相吸引在一起构成复合磁体,也是使用时吸附在铁管外面。但由于此结构自身内在缺陷—磁力线短路,造成磁化铁管的场强偏低。它们都难以达到理想的除垢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改进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从磁化学反应的原理出发,提出一个高场强,长磁程、少漏磁的磁力电池除垢器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是如此实施的:
设计一种磁力电池除垢器包括永磁体、极靴和框架,其特征是:
N块永磁体1与N+1块极靴2相间排列在框架3内,组成多个复合磁体组,首尾端均为极靴2,中间是N块永磁体1与N+1块极靴2相间排列在框架3内,组成多个复合磁体组,复合磁体组的两端也吸附在相邻的极靴2上,成对整体安装在流体管道4的外围,极靴2与流体管道4接触的上端面5,高于永磁体1的上端面6,并呈与流体管道4密接吻合的V形、弧形或凹形,与流体铁管配合,组成多级磁力电池。为消除因磁化学反应引起的感生电流对流体铁管内壁的腐蚀破坏,磁力电池除垢器安装位置的管道必须有良好接地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图4是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其中图2是V形,图3是弧形,图4是凹形;
图5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永磁体,2极靴,3框架,4流体管道,5极靴上端面,6永磁体上端面。极靴2底部提高部分与框架3之间的空隙,以粘胶填充。
本实用新型不仅利用了磁化场的物理效应,更以磁化学反应的“电池”原理为基础研制而成,所以又称“磁力电池”。可以广泛适用于锅炉用水、电厂循环水、冶金冷却水和中央空调冷却水管道的防垢、灭藻、除垢。
因为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任意两个极靴位置的铁管截面形成两个环状磁极,与在其间的铁管内壁形成很高强度的磁场,该磁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阻止管壁凸起小丘成为析出物结晶核心以及吸附能力强的氧化膜成为析出物的粘结层;
2、磁化学反应能够溶蚀已结晶的钙镁水垢;
3、提高同温度下电解质离子的溶度积和已形成的难溶物质的溶解度。如此多个正反向环形强磁场的交互作用,还有利于增强水分子的“磁记忆”,克服了美国技术的磁力除垢器和日本技术的磁力电池的缺陷与不足。明显优于现有技术,达到了预期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舜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舜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