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孵化机加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9221042.9 | 申请日: | 199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03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卫;栾德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兴仪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41/02 | 分类号: | A01K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孵化 加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体式孵化机的加热系统。
现有的箱体式孵化机的加热系统由电机(3)、风扇(4)、加热管(5)、两根后立柱(7)、两根前立柱(8)和两根横梁(6)构成,位于箱体顶部的电机(3)通过传动带与风扇(4)相连接,风扇(4)位于箱体的中部,固定在前立柱(8)和后立柱(7)之间的横梁(6)上,加热管(5)位于前立柱(8)靠近风扇的一侧并固定在前立柱上。当电机启动后,由风扇(4)的转动带动空气流动,使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在箱体之内得以均匀分布。
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由于几根加热管都集中安装在前立柱靠近风扇的一侧,箱内温度场的均匀性较差,从而要求与风扇相连接的电机的功率也较大,以较强的风力来促进温度均匀。这样显然不利于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箱体内温度均匀性明显改善从而可节省能源的箱体式孵化机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箱体式孵化机的加热系统,包括电机、风扇、加热管、前立柱、后立柱和横梁,电机通过传动带与风扇相连接,风扇位于箱体的中央,固定在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的横梁中部,其特征是加热管按照安装部位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加热管位于前立柱靠近风扇的一侧并固定在前立柱上,第二部份加热管位于前立柱远离风扇的一侧并固定在前立柱上,第三部份加热管位于后立柱远离风扇的一侧并固定在后立柱上。
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将箱体内的热源——加热管的位置进行调整,由集中在一个区域改变为分散到多个区域,从而改善了温度场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第一部份加热管安装位置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只是加热管数量减少。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第二部份加热管上边缘离箱底高度为230-350mm,所说的第三部份加热管上边缘离箱底距离为500-650mm。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第二和第三部份加热管可以是弯曲形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对加热管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调整,明显改善了箱体内的温度场分布,使在保证同样的温度均匀性的前提下,带动风扇的电机功率明显下降,达到了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箱体式孵化机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式孵化机内的位置示意图。
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加热系统在孵化机箱体(1)的中部,两侧为孵化车(2),由电机(3)、风扇(4)、两根前立柱(8)、两根后立柱(7)、横梁(6)和加热管构成,电机(3)通过传动带与风扇(4)相连接,可带动风扇旋转,风扇(4)位于箱体中央,固定在前立柱(8)和后立柱(7)之间的横梁(6)的中部,第一部份加热管(5)有4支,位于前立柱(8)靠近风扇的一侧并分别固定在两根前立柱(8)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部份加热管(9)和第三部份加热管(10)均为两支,分别安装在两根前立柱和后立柱上,其上边缘离箱底的高度分别为253毫米和538毫米。
本实施例经试验,在保证同样温度均匀性的前提下,电机功率可由1.5千瓦降为1.1千瓦,使能源节省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兴仪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兴仪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1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