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率因数电脑自动补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21065.8 | 申请日: | 199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3832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豪;张学勇;李秉琪;李昊;林隆山;胡洪峰;盛海港;林志峰;林建光;梁兆林;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栖霞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G05F1/70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祖宇 |
地址: | 265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因数 电脑 自动 补偿 装置 | ||
1、一种功率因数电脑自动补偿装置,包括外壳及电子线路,其特征在于电子线路中,CPU电路(1)依次连接有存储器电路(2)、输出接口电路(3)、反相器电路(9)、隔离耦合电路(10)、执行电路(11)、电容器组(12),还通过地址译码电路(4)分别连接存贮器电路(2)、输出接口电路(3);CPU电路(1)连接显示电路(5),键盘电路(8)、看门狗复位电路(6)分别连接CPU电路(1);组成相电压及相位角检测电路的电压信号采集电路(13)、比较电路(A14)、隔离电路(A15)、输出电路(A16)、A/D转换电路(7)依次相连后接CPU电路(1);组成线电流及相位角检测电路的电流信号采集电路(17)、工频滤波电路(B18)、隔离电路(B19)、输出电路(B20)、A/D转换电路(7)依次相连后接CPU电路(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因数电脑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PU电路(1)为单片机电路(IC1),存贮器电路(2)由锁存器集成电路(IC2)与EPROM电路(IC3)、(IC4)组成,输出接口电路(3)由集成接口电路(IC5)构成,PO口分别连接(IC2)的数据输入端和(IC5)数据输入端,(IC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IC3)、(IC4)的地址总线低八位,(IC1)的控制端分别连接(IC2)、(IC3)、(IC4)、(IC5)的控制端进行读写控制,(IC1)P2口的低五位分别连接(IC3)、(IC4)的地址总线高五位;地址译码电路(4)由集成译码器电路(IC6)构成,显示电路(5)由移位寄存器电路(IC7)、(IC8)、(IC9)与数码管构成,看门狗复位电路(6)由看门狗复位集成电路(IC10)构成,A/D转换电路(7)由串行A/D转换器集成电路(IC11)构成,键盘电路(8)由连接电源的开关按钮(AN1)、(AN2)构成;(IC1)P2口高三位连接(IC6)的输入端,(IC6)的输出端作为地址选通分别连接(IC3)、(IC4)、(IC5)的选通端,(IC1)的(RXD)端连接(IC7)的串行输入端,(IC1)的(TXD)端连接(IC7)、(IC8)、(IC9)的同步时钟端,(IC7)、(IC8)、(IC9)的数据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数码管,(IC7)的末位数据输出端还连接(IC8)的输入端,(IC8)的末位数据输出端还连接(IC9)的输入端;(IC1)的PI口低四位连接(IC10),(IC1)的PI口高四位连接(IC11),(IC1)的P3口连接开关按钮至电源,(IC1)连接晶振(JT)。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因数电脑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反相器电路(9)由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12)构成,隔离耦合电路(10)由光电隔离集成电路(IC13)、(IC14)、(IC15)构成,执行电路(11)由跨接在(IC13)、(IC14)、(IC15)输出端的双向可控硅(SCR1-SCR3)、串联阻容器(R7与C3)、(R11与C4)、(R14与C5)组成,执行电路(11)输出端分别接至交流电源的(A、B、C)相与电容器组(CA、CB、CC)的一端,电容器组(CA、CB、CC)的另一端连在一起。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因数电脑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压信号采集电路(13)由输入端跨接在交流电源任二相之间的变压器(B)构成,比较电路(A14)、输出电路(A16)分别由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16)、(IC18)构成,隔离电路(A15)由光电隔离集成电路(IC17)构成,输出电路(IC18)的两个输出端电压端和电压相位角端与A/D转换电路(IC11)的任二个输入端相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因数电脑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信号采集电路(17)由串接于电压信号采集电路未用相线上的电感器(L)构成,比较电路(B18)、输出电路(B20)分别由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19)、(IC21)构成,隔离电路(B19)由光电隔离集成电路(IC20)构成,输出电路(IC21)的两个输出端电流端和电流相位角端与A/D转换电路(IC11)未用的任二个输入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栖霞市供电公司,未经栖霞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10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