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炉无效
申请号: | 99221413.0 | 申请日: | 199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78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7 |
发明(设计)人: | 叶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林森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82 |
代理公司: | 蚌埠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中,张建宏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多功能 家用 煤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煤炉。
现有带环形水套的家用煤炉将炉体设于环形水套所围成的腔内。这种结构的煤炉热效率和余热利用率都较高,可供烧、炒、烘之用,并可提供热水。但由于其炉体设于环形水套内,炉体的上端与环形水套沿口间的距离不可调,在采用不同烹饪方式(烧、炒、蒸、烘)加工不同的食物而需不同程度的炉火时,无法调节炉体出火口与加工炊具底面间的距离。故使一些食物加工后的效果不尽完善,例如,需用较小的火蒸、烘食物时,炉火距炊具底面稍远为佳,而炒制食物时,炉火距炊具底面近些为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体上端与炉子加热口间距离可调的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炉,以适应各种烹饪方式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
由炉子的底座1支承底盘12和环形水套18,炉体17置于环形水套18围成的空腔内,在底座1与炉体17间设有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使环形水套18内的炉体17升降,从而实现炉体上端与炉子加热口之间距离的调节。该升降机构的二曲柄7分别与二连杆2铰接,二曲柄7的另一端、二连杆2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1和支承台4铰接形成四边形,二曲柄7上各铰接一连接块6和3,其中一连接块6设有螺纹孔,另一连接块3设有光孔,带有一段螺纹的拉杆8装于二连接块6和3上,拉杆8上设有与带光孔的连接块3相抵靠的止退件19,拉杆8上活接一摇柄10,炉体17搁置于支承台4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摇柄10转动拉杆8,拉杆8带动有螺纹孔的连接块6,同时拉杆8上的止退件19推动另一有光孔的连接块3,使两曲柄7转动,进而带动二连杆2和支承台4,即可实现支承台4的升降,从而实现炉体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炉体升降机构传动可靠,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炉体上端与炉子加热口间的距离可调,为各种烹饪方式提供了理想的炉火。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以下结合最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底盘12和环形水套18支承于底座1上,环形水套18内设有一内炉套16,内炉套16装于底盘12上,炉体17位于内炉套16内。升降机构位于底座1内,底座1上固设有一连接座5,二曲柄7的一端铰接于连接座5上。底座1上设有进风口9,进风口9处配装有二个相套的风门11,摇柄10的轴段从进风口9伸入底座1内,与升降机构的拉杆8活接,活接的方式为插接,摇升(或摇降)升降机构后,可将摇柄10与拉杆8脱离撤去,以避免摇柄10妨碍风门11盖于进风口处10。为避免炉灰掉入底座1内不便清理的问题,在炉体17的下部设有底部封闭的集灰座14,在集灰座14侧部开有出灰口13和进风孔15。另外,在炉体17上端的口壁上开有两挂接孔20,可使用挂钩将炉体从环形水套内取出。炉体17取出后,从其出灰口13即可清理炉灰。
参见图2,铰接于一曲柄7上带螺纹孔的连接块6与拉杆8上的螺纹段旋合,铰接于另一曲柄7上带光孔的连接块3与拉杆8的光轴段间隙配合。拉杆8上的止退件19为与拉杆一体的凸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林森,未经叶林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1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封闭式多用途卫生瓶盖
- 下一篇:车合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