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凝汽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21682.6 | 申请日: | 199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828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健忠 |
主分类号: | F01K7/16 | 分类号: | F01K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动力装置,特别是利用低压饱和蒸汽的凝汽过程作功的动力装置。
现有利用汽轮机作为原动机的热力系统,是将汽轮机作功后的低压饱和蒸汽排至凝汽器,低压饱和蒸汽在凝汽器中放出汽化潜热凝结为水。释放的汽化潜热被冷却水吸收后排至系统之外,而汽化潜热中的可用能也一起被排出,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低压饱和蒸汽的凝结过程放出的可用能作功的动力装置,将汽化潜热中的可用能以动力的形式输出,从而达到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设计一种带冷却水套的壳体,壳体内腔安装叶轮和动力输出轴,构成动力装置。冷却水套使装置满足饱和蒸汽的冷凝条件,当饱和蒸汽排人装置并逐步冷凝时,比容不断减小,对各级叶轮造成不同的真空度,使下级叶轮对上级叶轮有抽吸作用,致使叶轮转动,动力由输出轴传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凝汽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凝汽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水套、1-2抽气口、1-3排水口、1-4疏水槽、1-5水套进水口、1-6水套出水口、1-7进汽口、1-8底座、1-9轴承盖、2叶轮、2-1动力输出轴、2-2轴承、2-3密封圈。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壳体、轴、叶轮、底座等构成。壳体1上有冷却水套1-1,水套1-1上有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壳体1内壁有疏水槽1-4。壳体1内腔安装叶轮2,叶轮2固定安装在动力输出轴2-1上。壳体1上有进汽口1-7、排水口1-3、抽气口1-2,并与内腔相通。动力输出轴2-1通过轴承2-2安装在壳体1上,动力输出轴2-1与壳体1之间安装密封圈2-3。水套1-1上的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下部和上部,排水口1-3设置在壳体1的最下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装置,能使低压饱和蒸汽在凝结过程中释放的汽化潜热中的可用能推动叶轮转动,并以动力的形式输出,从而达到提高系统热效率和节能、环保的目的。
实施例:
凝汽动力装置启动前,将抽气口1-2与真空设备接通,将装置内腔的空气抽出,使内腔具有一定的真空度,但压力值不亦太低,略低于饱和蒸汽凝结所需的饱和压力即可;将水套1-1的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接入冷却水循环系统,使整个装置满足饱和蒸汽的冷凝条件。装置启动时,将进汽口1-7接通低压饱和蒸汽汽源。低压饱和蒸汽经进汽口1-7进入装置内腔,随即开始凝结。当饱和蒸汽逐步冷凝时,比容不断减小,从而对各级叶轮造成不同的真空度,使下级叶轮对上级叶轮有抽吸作用,致使叶轮转动,从而将汽化潜热中的可用能转化为动力,并由动力输出轴2-1传出。凝结水由疏水槽1-4流下,并经排水口1-3排出。汽化潜热中的不可用能(热量)由水套中的循环冷却水吸收并经出水口1-6带出。而不凝气体则由真空设备经抽气口1-2抽出。这样低压饱和蒸汽凝结时释放的汽化潜热中的可用能得以利用,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健忠,未经吴健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1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采巷道胀壳式快速安装锚杆
- 下一篇:一种金属粗尾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