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燃气发生炉无效
申请号: | 99221771.7 | 申请日: | 199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882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9 |
发明(设计)人: | 殷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建新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郑小军 |
地址: | 2660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燃气 发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秸秆等生物质燃烧产生燃气的发生炉,具体涉及对这种炉体炉条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现有的秸秆燃气发生炉以及普通的炉子,他们的炉条,有的是单层炉条,有的是上下两层炉条,但他们都采用与炉体固定为一体的形式。单层炉条只能从炉条的缝隙之间将产生的焦快排出;使用的时候尤其是在秸秆燃气发生炉中使用时,由于产生的焦快结成较大的固体,不容易通过炉条;所以采用上下两层炉条的形式,上下两层炉条的炉子可以实现两层炉条之间相互移动,这样可以解决部分上述问题。但这样的炉条结构的炉子,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在燃烧过程中形成较大的体积的焦快就不容易通过炉条,同时由于燃烧的作用,经常会在炉膛内壁上形成坚硬的杂质影响炉子的正常使用;要清除该杂质使用上述的炉条形式,非常不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保持原有两层炉条功能不便,又可以使整个炉条从炉膛中移出的秸秆燃气发生炉,同时当炉条移出炉膛时不散发炉体中气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秸秆燃气发生炉,包括炉体、炉条,其中炉条设置上炉条和下炉条,上炉条连接传动轴,所述下炉条设置往复限位支架,上炉条在往复限位支架内连接传动轴,炉体独立设置放置炉条的前腔,下炉条下部炉体设置炉条滑道通向前腔,传动轴穿过前腔连接动力结构。
所述的秸秆燃气发生炉的一种改进是,上述上炉条设置固定的传动杆,传动轴设置沟槽,上炉条的传动杆插入传动轴的沟槽。
所述的秸秆燃气发生炉的一种改进是,上述动力结构是设置于炉体外,固定传动轴上的摇柄。与下炉条靠近其出口的一端制成一体的框状结构,其开口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上炉条和传动轴在往复限位支架内连接,当传动轴做小幅度往复运动时,上炉条在传动杆的带动下做往复运动;当传动轴做大幅度的向外运动时,先是传动杆带动上炉条向外运动,当传动杆的运动幅度超过往复限位支架的限制时,传动杆与该往复限位支架接触,带动与往复限位支架连接的下炉条向外运动,下炉条下方设置滑道,使上下炉条很容易的向外滑动;而炉体单独设置用于放置炉条的前腔,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炉条移出炉膛时,炉膛内的气体不会散发出去,对于燃气发生炉来讲可以将产生的尽量多的灰渣收集起来,同时也不会让外部的气体进入燃气发生炉内影响燃气的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炉条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所示,一种秸秆燃气发生炉,炉体1、炉条,其中炉条设置上炉条2和下炉条3,上炉条连接传动轴4,所述的下炉条设置往复限位支架5,该往复限位支架5设置成与下炉条靠近其出口的一端制成一体的柜状结构,其开口10向上。上炉条在往复限位支架内连接传动轴,炉体独立设置放置炉条的前腔6,下炉条下部炉体设置炉条滑道8通向前腔,传动轴穿过前腔连接动力结构;该动力结构可以电动或机动结构,也可以是手动结构,该手动结构设置于炉体外,固定传动轴上的摇柄9。上炉条2设置固定的传动杆7,传动轴设置沟槽,上炉条的传动杆插入传动轴的沟槽。
使用时,将摇柄作小幅前后运动;摇柄通过传动轴、传动杆带动上炉条,在往复限位支架的幅度内往复运动;若需要将炉条从炉膛内移出时,将摇柄权利拉出,则摇柄通过传动轴、传动杆带动往复限位支架将下炉条及上炉条一同拉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建新,未经殷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1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摆动填料结构
- 下一篇:电力线载波用电集抄预收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