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流式脉冲袋滤器无效
申请号: | 99221777.6 | 申请日: | 199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857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秦恒文;徐增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恒文 |
主分类号: | B01D29/27 | 分类号: | B01D29/27;C09C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流 脉冲 滤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袋滤器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缓流式脉冲袋滤器,适用于炭黑生产收集系统。
目前,在炭黑生产收集系统中,所使用的脉冲袋滤器为反吹式脉冲袋滤器,由脉冲箱、脉冲滤袋、脉冲滤袋吊装板、脉冲箱盖板、气体流道直管、搅龙输送式“ V”形下料斗及气体脉冲输送装置等部分构成,其脉冲箱盖板上设有与脉冲滤袋按组成行排列的位置相对应的圆孔,在圆孔上盖有多块钢盖板,其气体流道管采用直钢管,其脉冲滤袋为8个一组,共18组,成行并排安装,相邻脉冲滤袋间距为250mm。此种结构,脉冲箱内受力不均匀,每组末端的脉冲滤袋受力较大,受冲击力强,往往引起脉冲箱体和脉冲盖板变形,而且脉冲滤袋容易发生相互摩擦碰撞,产生泄漏,致使每组末端的2-3条脉冲滤袋寿命很短,一般2-3个月就冒黑烟。同时,由于下料斗采用搅龙输送式“V”形槽下料斗,造成因受压不均引起横向变形,容易发生与脉冲滤袋接触摩擦,也影响了脉冲滤袋的使用寿命,而且此种下料斗操作不方便、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箱内受力较均匀、脉冲滤袋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的缓流式脉冲袋滤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缓流式脉冲袋滤器,由脉冲箱、脉冲滤袋、脉冲滤袋吊装板、脉冲箱盖板、气体流道管、下料斗及气体脉冲输送装置构成,其脉冲箱盖板上与脉冲滤袋口部相对应的圆孔内盖有下凸钢板塞,气体流道管采用两端为喇叭口状的文氐管,上喇叭口设导流板。该缓流式脉冲袋滤器还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下凸钢板塞相对脉冲箱盖板的下凸长度为脉冲箱吊装板与脉冲箱盖板之间距离的1/10-1/2,脉冲滤袋按多个为一组多组成行并排吊装,其相邻脉冲滤袋之间的距离为275-285mm,可设10个脉冲滤袋为一组,共20组并排吊装,其下料斗采用并排的两个锥体式下料斗,在下料口处设十字密封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目前应用的脉冲袋滤器相比,脉冲箱盖密封性好,不易变形,脉冲滤袋相互摩擦机会减少,延长了脉冲滤袋使用寿命,粉尘重复吸附的机会减少,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剖示意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左视局剖示意图。
参照附图1和附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缓流式脉冲袋滤器由脉冲箱1、脉冲滤袋2、脉冲滤袋吊装板3、脉冲箱盖板4、气体流道管5、下料斗6及气体脉冲输送装置10构成。脉冲箱1用钢板焊制而成,为长方体状。脉冲滤袋吊装板3也用钢板制作,上面设10个一组,共20组成行并排吊装的圆孔,其间距为275-285mm,以安装脉冲滤袋2。脉冲滤袋2中间为圆筒状钢骨架,外包一层过滤介质,相邻脉冲滤袋之间的距离也为275-285mm。脉冲箱盖板4也用钢板制作,上面也设10个一组共20组成行并排的圆孔11,其圆孔11的位置与脉冲滤袋吊装板3上的圆孔相对应。圆孔11用钢板制作的下凸钢板塞7堵塞,下凸钢板塞7塞下后,相对脉冲箱盖板4下凸的长度为脉冲箱吊装板3与脉冲箱盖板4之间的距离的1/10-1/2。气体流道管5采用文氐管,即两端为喇叭口状的管道,在上管口设气体导流板8,下口接气体脉冲输送装置10。由于以上的改进,使脉冲滤袋之间的距离加大,减少了在脉冲气的作用下,相互碰撞摩擦的机会,同时,下凸钢板塞7的下凸段及文氐管的作用,在脉冲气体流入时,使气体得到了缓冲和再分配,使气体压力均匀。下料斗6也用钢板焊制,上段为长方体状,下段为锥体状,因上段为长方体状,所以下端可并排设两个锥体下料斗,在下料口处装十字密封阀9、9′,这种下料斗,操作简便、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恒文,未经秦恒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1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