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星电视顶置盒无效
申请号: | 99221874.8 | 申请日: | 199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821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发明(设计)人: | 邓泽学;王涛;李维国;赵木林;周亮;萧凌云;施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集团公司;青岛海信集团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1/18 | 分类号: | H04B1/18;H04N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郑小军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电视 顶置盒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具体涉及对接收卫星电视信号装置中提高视频信号的电路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主芯片采用型号是TMXDAV71XX的现有的卫星电视顶置盒中产生的视频信号出现视频频响、带外衰减、亮色增益延时、亮度非线性等问题,影响接收卫星信号后输出给电视的信号,使得电视的显示卫星节目的质量不高。现在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尤其不能同时兼顾上述性能指标;使上述性能指标能够同时达到优良值。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输出优良复合视频信号的卫星电视顶置盒。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该卫星电视顶置盒还可以输出优良的Y、C信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卫星电视顶置盒,包括输出的Y、C信号,Y、C信号分别经过相同的滤波电路和驱动三极管基极,然后其各自的发射极输出端共同连接倒相三极管的基极,该倒相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放大三极管的基极,该放大三极管的发射极输出。
所述卫星电视顶置盒的一种改进是,上述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Y信号输出和C信号输出。
所述卫星电视顶置盒的一种改进是,上述卫星电视顶置盒的Y信号滤波电路是Y信号通过电感、电容以及串联电容共同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其中串联电容之间接地。
所述卫星电视顶置盒的一种改进是,上述卫星电视顶置盒的C信号滤波电路是C信号通过电感、以及串联电容共同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其中串联电容之间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Y、C信号经过滤波和驱动三极管的隔离,可以将Y、C产生时夹带的视频频响、带外衰减等不良信号隔离,不会影响后级的操作(如将后级烧毁等问题不会出现);在经过复合倒相放大后,能输出优良的、符合专业接收机标准的复合视频信号。该卫星电视顶置盒还可以直接输出优良的Y、C信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
如图1所示,一种卫星电视顶置盒,包括输出的Y、C信号;Y信号和C信号分别连接各自滤波电路和驱动电路,这个信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输出驱动后的Y、C信号或进行下一步处理。驱动后的Y、C信号若不选择输出,则混合后倒相,倒相后的混合信号再倒相一次,然后放大,再经过提升和高频电路输出。这样就可以在Y、C信号驱动、混合、放大、再驱动、提升高频成分、抑制视频频带外杂波产生的复合视频信号;没有带外衰减、亮色增益延时、亮度非线性等问题。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得出可以产生的具体电路图,如图2所示。
卫星电视顶置盒接收卫星信号后直接输出的Y、C信号分别经过相同的滤波电路和驱动电路,滤波电路和驱动电路在电路结构上相同。Y信号通过3.3μH电感L1、100P的电容C9以及串联电容470的C1、470P的C2共同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其中串联电容C1、C2之间接地。C信号通过3.3μH电感L2、以及串联电容330P的C3、330P的C4共同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其中串联电容C3、C4之间接地。三极管V1的基极通过68K的电阻R1连接电源,同时通过20K的电阻R2接地;同样的三极管V2的基极通过33K的电阻R5连接电源,同时通过20K电阻R6接地。三极管V1的发射极通过220Ω的电阻R3接地,三极管V2的发射极通过220Ω的电阻R7接地。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220Ω的电阻R4输出,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220Ω的电阻R8输出,然后其各自的发射极输出端共同连接倒相三极管V3的基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通过270Ω的电阻R10连接电源,其发射极通过220Ω的电阻R9接地,倒相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放大三极管V4的基极,同时其发射极通过75Ω的电阻R111接地;该放大三极管V4的集电极通过39Ω的电阻R12连接电源,还通过51P的电容和39Ω的电阻R13连接电源,其发射极通过100μ电容输出复合视频信号。同时可以直接从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的发射极输出Y信号和C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集团公司;青岛海信集团技术中心,未经海信集团公司;青岛海信集团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1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