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99222298.2 | 申请日: | 199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960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昌;杨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子昌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郑小军 |
地址: | 266042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循环 加热 氧化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具体涉及用液法生产二氧化氯的设备。
在用盐酸和CTA溶液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中需要一个稳定的反应温度。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现有的这种二氧化氯发生器都只是在反应釜外设置水箱,在水箱内设置加热器加热水,用水箱内的水加热、保温反应釜给这个反应提供相对恒定的温度。这种反应器在生产二氧化氯时需要不断加入反应液体,但反应液体的温度较低,在加入反应液体时对反应温度影响较大,不利于产生二氧化氯,使得转化率较低。同时在反应中所需要的空气也没有经过加热,同样会影响反应温度的稳定,影响反应效果。一般液体储罐置于反应釜的上方,使液体利用重力自动流入反应釜,所以液体储罐的出液口开设在该罐体的正下方,在使用时由于液体中经常有杂质等物体,而这些杂质也随反应液体流入反应釜中或将管路堵塞产生不良后果。该设备的两个溶液出罐内的液体直接流入到反应釜中溶液不能充分混合,也能影响反应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加热、保温上部的反应液储罐又加热、保温下部的反应釜并使上下加热水循环,使用同一加热源,反应稳定、效率高的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该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反应液储罐的出液开口与该储罐的底部有一定高度,可以定期清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该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反应液储罐设置液体负压通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该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反应液经过均匀搅拌后再反应。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部的加酸桶和原料桶,以及位于加酸桶和原料桶下部的反应釜,加酸桶和原料桶通过出液管道通入反应釜,反应釜外包围加热腔,加热腔内填充水;所述加酸桶和原料桶外设置独立的水源箱,水源箱内设置加热源,该水源箱通过管道连通加热腔,加热腔通过回水管道通回水源箱,该回水管道一端通向加热腔顶部,另一端通向水源箱底部,回水管道段设置水泵,反应釜两侧设置进气腔和出气腔;进气腔设置进气口,其与反应釜通过进气管连通;出气腔设置出口,其与反应釜通过出气管和出液管连通;所述的出口单向阀连接负压。
所述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一种改进是,上述加酸桶和原料桶的出液口偏离底部中轴20~40度。
所述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一种改进是,上述加酸桶和原料桶通过位于顶端的气管连通进气腔。
所述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一种改进是,上述出液管道共同交汇螺旋布液器,经过螺旋布液器通向反应釜。
所述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一种改进是,上述进气管分别通向反应釜和进气腔的底部,通向反应釜一端端口设置筛网;反应釜出液管通向反应釜底部。
所述上下循环加热式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一种改进是,上述进气腔的进气口连接设置于水源箱内的空气预热盘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反应液加热、保温,同时加热、保温反应釜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反应温度的稳定,同时将加热反应液的水源箱和加热反应釜的加热箱的水连接循环,可以只用一个加热源即可,使用效率高便于发生器的制造生产。将反应液储罐的出液口偏离底部中轴,这样出液口与其底部形成一定高度距离,这段距离可以让反应液中的杂质堆积而不会跟随反应液流入反应釜影响正常的反应,只要定期将杂质清除即可。在反应液储罐的顶端用管路将储罐和进气腔连通,当进气腔产生负压时可以连同该反应液储罐内产生负压,这样向反应液储罐内添加原料时可以利用这个压力自动加料;同时在向反应釜提供原料时可以通过这个通道向反应液储罐内补充空气,使得反应液能够顺畅的流出。反应液先流经螺旋布液器,使两种液体在螺旋的通路上流动、搅拌完全融合便于反应。
进气腔的进气管将该进气腔底部的气体抽出送入到反应釜的底部,可以让空气从反应液的底部向上部运动,在此过程中参与反应,可以增加反应时间,使得反应更加充分,同时在反应釜内的一端端头设置筛网,空气经过这些带有小孔的网筛使空气以小型气泡的型式加入液体中形成爆气。
而空气在进入进气腔前先经过预热也可以保证反应的温度恒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子昌,未经杨子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2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