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稠油用热采封隔器无效
申请号: | 99222750.X | 申请日: | 199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773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桐义;佘五星;孟凡中;刘福余;潘建华;王兆安;耿殿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特种油开发公司;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宪智,钱万传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稠油用热采封隔器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特稠油用热采封隔器,属于稠油开采作业机械的一种配套部件。
为提高稠油的流动性,在开采时用高压热蒸气对油层加热,为防止热损失,提高热效率,必须采用热采封隔器以防止高压蒸气上返。目前,现有的封隔器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利用液体化学药剂装在一个外壳可塑性变形的腔体内,使用时由于温度的升高使药液相变产生高压后,迫使外壳发生塑性变形,达到密封功能。这类封隔器的腔体外壳的可恢复变形太小,存在着解封困难的缺点;另一类是用固体热敏材料为介质,这种封隔器的密封效果受蒸气的压力影响很大,密封效果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特稠油用热采封隔器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两种类型各自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特稠油热采密封装置,它是在封隔器内腔体装有液体化学药剂,在外夹层内安装热敏金属片,即解决了座封的可靠性,又解决了难解封的弊端,有效地满足了特稠油热采作业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一种特稠油用热采封隔器是由中心管(1)、下端盖(3)、内腔(4)、密封套(7)、上端盖(9)和内偏梯扣(10)组成,其特征是密封套(7)与内腔外壳(8)之间形成的夹层,安装有固体热敏材料,固体热敏材料成等距离均匀条形状排列,类似条帘状结构;内腔(4)注有膨胀药液(5)。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靠液、固两种热敏材料的共同作用力,强化了座封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单纯因液体药剂的封隔器产生的易卡井弊端;解封时不受蒸气压力影响,故适用性也大大加强。在辽河油田试用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特稠油用热采封隔器的主视剖面图,其中:(1)中心管、(2)下端盖螺孔、(3)下端盖、(4)内腔、(5)药液、(6)夹层、(7)密封套、(8)内腔外壳、(9)上端盖、(10)内偏梯扣: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特稠油用热采密封器固体热敏材料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特稠油用热采封隔器固体热敏材料结构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特稠油用热采封隔器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首先,采用35CrMo厚壁钢管制成长450mm的中心管,不同管段外径分别为125mm、135mm、75mm、100mm,并将中心开成直径为Φ60mm的通孔;中心管两端分别加工内外螺纹,Φ135端加工内偏梯扣型阴螺纹,Φ75mm端加工2.5英寸平式油管阳螺纹,即制成中心管(1);用低碳钢制成内腔外壳(8),并与中心管焊接成内腔(4)后,注入膨胀药液(5)并封实;再将热敏材料双金属片和记忆合金片制成条形状,上端固定,类似条帘状的膨胀材料,安装在外径为Φ142mm、内径为Φ138mm夹层(6)内;用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及石墨添加剂经高温高压烧结制成外径为Φ152mm的密封套(7),并套在夹层(6)上,两端分别再用上端盖(8)、下端盖(3)压紧,并在下端盖的螺孔(2)上加上紧固螺钉,整个封隔器安装完毕。
热采作业中,将热采封隔器随井管一起下入井内预定深度,并注入压力为15MPa、温度为350℃左右的热蒸气,当热蒸气通过中心管(1)后,条形热敏片夹层向外扩张,同时夹层内腔外壳在膨胀药剂的强大压力下亦向外扩张,两种热敏材料合力使密封套向外扩径达到座封之目的。在完成热采周期后温度大幅度下降,热敏材料夹层(6)大幅度收缩,内腔外壳(4)随着液药体积的收缩亦收缩,使封隔器上提解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特种油开发公司;东北大学,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特种油开发公司;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2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