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23041.1 | 申请日: | 199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368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韩南方;齐俊家;孙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锋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双厚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烟气 除尘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目前,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烟气经两次净化,脱硫不够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能够经三次净化、脱硫效果好的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进烟管,进烟管出口下方设有存液槽,进烟管上方设有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在进烟管的上方除雾器的下方设有脱硫用喷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在进烟管的上方除雾器的下方设有脱硫用喷淋装置,烟气经三次净化,脱硫效率高;设备构造简单,制造方便,运行成本低;在基本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可根据用户要求脱硫的程度,增加喷淋级数,增加脱硫效果。
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脱硫用喷淋装置是这样构成的,具有脱硫液管道3,管道出口的下方设有弧面板4,弧面板4与管道出口留有空间,此种喷淋装置为反溅式喷淋装置,避免喷头堵塞。
具有进烟管9,进烟管出口下方设有存液槽11,进烟管上方设有除雾器2,在进烟管的上方除雾器的下方设有脱硫用喷淋装置。
工作时,锅炉排出的烟气经进烟管9进入设备,在负压的作用下,烟气速度达到11米/每秒左右,利用进烟管管口向下的弯道,加速烟气的气流与粉尘,有较高的动能,重力能冲击存液槽11中的脱硫液液面,使烟气的粉尘与气流充分与存液槽中的脱硫液混合,并激起大量的水花与泡沫,使烟气中的粉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进入脱硫液中,再通过水花与泡沫层净化,烟气向上运动,速度减小到2米/秒左右,与脱硫用喷淋装置喷出的脱硫液混合,进一步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与残余粉尘,使烟气经过三次净化(气流冲击脱硫液、气流通过水花与泡沫层、气流通过喷淋层),从而达到除尘脱硫的目的。洗净后的烟气再通过斜板除雾器2两次改变气流运动的方向,除去烟气中所含的水份后,由出烟口1排出。烟气中的粉尘与二氧化硫溶入脱硫液后,在存液槽11内产生沉淀,由电机8带动斗轮5转动,斗轮上置有排水口,进行渣水滤干,经排渣口7将渣排出。由于进烟管口与存液槽的液面距离是影响除尘效果的关键尺寸,采用自动补水方式,装有水位自动控制装置6,脱硫液的形成通过漏斗式管10加入脱硫剂,保持脱硫液碱度达到PH9-11之间,保证脱硫效果,脱硫剂带入的残渣可与烟气中的粉尘一同通过斗轮5排出,不需另加设备。存液槽中的脱硫液可通过循环泵与喷淋装置中的脱硫液循环使用。
实施例2,在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喷淋装置可实现多级设置,实施例2为三级设置,喷淋装置之间设有脱硫液分布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锋,未经孙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3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