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转向机用限位卸荷阀无效
申请号: | 99223204.X | 申请日: | 199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0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博;杨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8 | 分类号: | B62D5/08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434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动力 转向 限位 卸荷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机用限位卸荷阀,属于汽车零部件。
目前广泛使用的限位卸荷装置大多是在转向螺母上与齿形相对的一侧对称布置两个单向阀,采用两个顶杆分别控制两个单向阀的开启。左侧的顶杆与左单向阀相对固定在转向机壳体的下端;右侧的顶杆与右单向阀相对,固定在转向机阀体上。由于右侧的顶杆固定在阀体上,需要阀体与右单向阀相应的位置有足够的空间来固定右顶杆又不与油路及阀体的安装螺栓发生冲突,这样就造成了使转向机为适应限位卸荷阀而不得不增大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改变原有转向机尺寸,分别设置在转向机同侧,简单、方便地调整限位卸荷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转向螺母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一个单向阀,其中转向螺母上侧的单向阀内的拉杆的一端套装有滑阀、压簧、弹簧座和卡簧,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支承螺母及密封垫圈固定在转向机壳体下端与单向阀相对,滑阀与油路口紧密配合,转向螺母下侧的单向阀是由分别位于压簧两端的钢球作用下分别与螺母和下端油路口中相接,顶杆靠锁紧螺母固定在转向机壳体下端与下侧单向阀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不改变原有转向机尺寸,分别设置在转向机同侧,简单、方便地操作限位卸荷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转向极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转向极限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左单向阀1由滑阀3压簧4弹簧座5 和卡簧6构成安装在转向螺母的上侧,拉杆2通过锁紧螺母7、支承螺母8及密封垫圈9固定在转向机壳体下端与左单向阀1相对。钢球12和钢球13、压簧14和螺母15构成右单向阀11安装在转向螺母的下侧,顶杆17被锁紧螺母18固定在转向机壳体下端与右单向阀11相对位置上。在车辆装配完成后,先松开锁紧螺母7和18,根据车辆的最大转向角度,分别调整顶杆17和拉杆2,使之与前轮的左右最大转角相适应,保证在到达最大转向时,左腔产生高压推动转向螺母向右运动,未达极限位置时,滑阀3和钢球13在弹簧的推力及油压的作用下与阀文件座紧密配合,高压油无法通过。到达极限位置时,滑阀3被拉杆2的拉头拉开,形成卸压溢流口,高低压腔通过转向螺母上侧的油路连通而卸压;当汽车向右转向时,右腔产生高压推动转向螺母向左运动,未达极限位置时,滑阀3和钢球12在弹簧的推力及油压的作用下与阀座紧密配合,高压油无法通过。到达极限位置时,钢球12被顶杆17顶开,形成卸压溢流口,高低压腔通过转向螺母下侧的油路连通而卸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3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