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常压三回路燃油(气)热水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9223892.7 | 申请日: | 199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703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明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 |
代理公司: | 锦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子平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回路 燃油 热水锅炉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常压三回路燃油(气)热水锅炉。
国内生产的小型燃油(气)锅炉多为立式结构,其烟气在炉内停留时间短,排烟温度高,热效率低,且清灰、检查不便,而卧式中心回燃小容量燃油锅炉由于燃烧器火焰长度的限制,使辐射受热面利用率太低,排烟温度高,且前烟箱处密封困难,散热损失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受热面利用率好,热效率高的常压三回路燃油(气)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锅炉本体由前、后立板与两个半圆形圆柱体组焊构成;传热部分由炉胆、大口径烟管、小口径烟管及前后烟箱构成锅炉的烟气三回路;炉胆前部与前立板焊接,后部与大口径烟管一端焊接相通,大口径烟管的另一端与前管板相焊接,前管板通过前烟箱侧板与前立板焊接,第三回路的若干个小口径烟管与前管板、后立板焊接,后烟箱焊在后立板上,构成整个锅炉的烟气循环,烟气循环结构与炉体外壳之间形成的水套为水循环空间。在炉体上部设有出水管、大气连通管,炉体后立板上设有排污管、进水管构成锅炉的水循环结构。高温烟气依次流过这些表面与水进行热交换;使底部的冷水经循环后加热成热水由出水管引出。在前烟箱处设有检查门,后烟箱设清灰门,炉胆前部设燃烧室检修门;火焰观察孔固定在检修门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后,燃油(气)通过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火焰进入圆形炉胆后,经大口径烟管向上返回至前烟箱,又经前箱通过小管径烟管经后烟箱排入大气。烟气经过三个回路,延长了烟气的停留时间,特别是小型锅炉延长烟气与工质接触面的时间等于增加了传热量,降低了排烟温度。而前部的检查门、检修门可方便地检查烟管及炉膛,后部积灰可从后烟箱清除,使其保证持久的高效率。
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锅炉本体由前立板6、后立板15与两个半圆形圆柱体21组焊构成。传热部分由炉胆1、大口径烟管8、小口径烟管12及前烟箱9、后烟箱16构成锅炉的烟气三回路;炉胆1前部与前立板6焊接,后部与大口径烟管8一端焊接相通,大口径烟管8的另一端与前管板24相焊接,前管板24通过前烟箱9侧板23与前立板6焊接,第三回路的若干个小口径烟管12与前管板24、后立板15焊接,后烟箱16焊在后立板15上,构成整个锅炉的烟气循环,烟气循环结构与炉体外壳之间形成的水套为水循环空间。在炉体上部设有出水管13、大气连通管14,炉体后立板15上设有排污管19、进水管18构成锅炉的水循环结构。高温烟气依次流过这些表面与水进行热交换;使底部的冷水经循环后加热成热水由出水管引出。在前烟箱9处设有检查门7,后烟箱16设清灰门17,炉胆1前部设燃烧室检修门3。前检查门7用螺栓22固定在前板6上并可左右打开,烟管12内安装的旋流片10起烟气扰动作用。火焰观察孔4固定在检修门3上。燃烧器2用法兰连接在检修门3上。
锅炉本体与锅炉外包装之间用玻璃棉5做为保温绝热材料;控制器11安装在锅炉外皮上,控制燃烧器2运行;锅炉本体焊接在底座2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明,未经张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3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