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式履带无效
申请号: | 99224175.8 | 申请日: | 199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826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14 |
发明(设计)人: | 谷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云祥 |
主分类号: | B62D55/08 | 分类号: | B62D55/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3003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履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辆,如:坦克车、装甲车、挖掘机、自卸车等大型工程机械的轮式履带。
现有技术用于重型车辆的履带,由于其结构上的原因,存在着以下的不足。(1)履带对路面的破坏性大。由于履带的金属带面硬度高,在公路上行驶时会破坏路面的平整。因而在高等级公路网不断发展的今天,使得履带车辆的行驶受到了限制,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公路资源。(2)易磨损。在使用中需经常更换金属带片,增加费用的同时也影响了履带的精细润滑,对车辆的行驶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3)油耗高、速度慢。由于原金属履带是为适应各种路面而设计的,所以加大了接地比,但在正常行驶时阻力也大,这就使得车辆的耗油量比一般车辆高,速度也比一般车辆慢。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将现有的“轮式”与“履带”有机地结合,将轮式的优点引入到履带之中,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向人们提供一种可利用现有公路网,耗油低、速度快,用于重型车辆的轮式履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轮式履带主要包括履带、轮胎、驱动板、主动轮及若干个诱导轮。履带由轮式带片、有齿带片、无齿带片、驱动板等组成,有齿带片具有双诱导齿,双齿左右排列,中间驱动板可以通过无齿带片,其具体的结构是这样的:主动轮与机动车的变速箱连接,履带套在主动轮与诱导轮上,主动轮带动履带从而使诱导轮转动。轮胎平整轮装在诱导轮的外面,驱动前板装在主动轮轴和诱导轮轴上,并在两个主动轮片和两个诱导轮片中间通过,诱导轮由两个诱导轮片组成,主动轮由两个主动轮片组成,驱动中板在两个诱导轮的两个轮片间通过,驱动后板装在两个后诱导轮轴上,同时驱动后板是在两个诱导轮间通过。诱导轮轴上装驱动板轴承,主动轮轴上也装有轴承,轮式带片是在两个轮胎的圆心处用轮轴联接,轮轴上加工有驱动齿,并在轴上附有轴套,在轴套上开有驱动槽,驱动齿露出驱动槽外,并在此处与驱动板齿啮合,轮式带片与有齿带片联接,有齿带片与无齿带片联接,又与一个有齿带片联接,然后再与轮式带片联接,4个带片为一个周期。履带式重型车辆在前进时,驱动板相对与车体不动,而履带运动,驱动板齿在轮式带片驱动槽中与轮式带片驱动齿啮合,车轮就转动,并且其转动的方向与车辆前进的方向一致,防止打滑,完成了行进的过程。在诱导轮外安装轮胎平整轮,它可以自由轮动,当路面不平履带将要扭转时,轮胎就会压住此轮,防止了履带扭转,不会影响履带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轮式带片的设计,使得金属履带在一般情况下不着地,而是轮胎先着地,减少了金属履带的磨损,就是在特殊情况下金属履带部分着地,但磨损也非常小,不用经常更换带片,所以可对机械部分进行润滑,以减小阻力、提高速度,可在公路上行驶,不损坏路面,由于此种履带是以双胶轮之间夹以小型履带的方式,使其在一般路面行驶时,着地面积减小,阻力减小,这样就可降低油耗,提高速度。在松软路面行驶时,因着地面积小,轮胎就会陷入泥中,此时中间的金属履带着地增加了着地面积,使其压强减小,而此时下陷的轮胎加大了磨擦力,能防止打滑,使重型车辆通过此种路面时能更加顺利。另外,在诱导轮上安装了外轮平整轮,有效地防止了在不平的路面行驶时履带扭转。使用时,无需对车辆进行改装,只要将原来的履带卸下装上此种轮式履带即可。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履带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4,轮式履带主要包括履带3、轮胎4、主动轮1及若干个诱导轮2。履带3由轮式带片12、有齿带片21、无齿带片22、驱动前板6、驱动中板7、驱动后板8等组成。其具体的结构是这样的:主动轮1与机动车的变速箱连接,履带3套在主动轮1与诱导轮2上,主动轮1带动履带3使诱导轮2转动,轮胎平整轮5装在诱导轮2的外面,驱动前板6装在主动轮轴14和诱导轮轴10上,驱动前板6在两个主动轮片和两个诱导轮片中间通过,诱导轮2由两个诱导轮片组成,主动轮1由两个主动轮片组成,驱动中板7、驱动后板8及驱动前板6的只是安装位置不同,诱导轮轴10上安装有驱动板轴承9,主动轮轴14上装有轴承13,驱动板轴承9和轴承13上装驱动前板6,驱动前板6上加工有驱动板齿11,驱动板齿11在驱动槽18中与驱动齿15啮合,小轮轴20上加工有驱动齿15,并在轴上附有轴套19,在轴套19上开有驱动槽18,驱动齿15露出驱动槽18,轮式带片12与有齿带片21、无齿带片22在带片结合处17联接,4个带片为一个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云祥,未经谷云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4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