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帮助肢体活动的器具无效
申请号: | 99225082.X | 申请日: | 1999-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03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博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035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晶媛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帮助 肢体 活动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和保健器具,尤其是一种帮助肢体活动的器具。
脑血栓急性发作是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的急性期病死率为5-15%,存活者中只有30%的人部分或完全恢复工作,即大部分患者留有不国程度的后遗症,包括偏瘫及肢体失语等。产生这种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患者发病住院肢体处于瘫痪期间,对肢体每天活动的次数、时间、范围、质量,远不能满足在肢体处于瘫痪状态下不使筋骨肌肉完全僵硬的要求。种情况下帮助肢体活动的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可在肢体处于瘫痪期间锻炼肢体,可用于平时健身的帮助肢体活动的器具。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帮助肢体活动的器具,其特征在于:电机24与减速机23相连,凸轮9通过键10与减速机23的输出轴相连,杠杆8一端与凸轮9相连,杠杆8中间有中轴11,中轴11通过销13、垫片12与支座21相连,支座21固定在机架1上,杠杆8另一端与滚子20相连,滚子20通过销17、垫片18与小轴19相连,滚架6通过螺母7连接活动支架5的下端,活动支架5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滑道与机架1相连,固定支架4通过螺母2、垫圈3固定在机架1上,机架1外设有外罩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有效。它能帮助肢体在失去全部活动能力或部分活动能力的状态下,进行活动和锻炼,不使“筋”、“骨”、“肉”僵硬和萎缩,从而一旦神经恢复,肢体即可随之活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如图1、图2所示,该器具设有机架1,机架1外有外罩22,助活器由电机24带动,实施例中采用40瓦220V单相交流电机,电机24与减速机23相连,从而通过蜗杆传动蜗轮减速至每分钟70转左右,凸轮9通过键10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杠杆8一端与凸轮9相连,杠杆8中间有中轴11,中轴11通过销13、垫片12与支座21相连,支座21通过螺栓14、螺母15、弹性垫片16固定在机架1上,杠杆8另一端与滚子20相连,滚子20通过销17、垫片18与小轴19相连;滚子20的支架一滚架6通过螺母7连接活动支架5的下端,活动支架5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滑道与机架1相连,固定支架4通过螺母2、垫圈3及机架上的滑道固定在机架1上;实施例中固定支架4设有几种不同高度的替换件,拧松螺母2,则可更换固定支架2,以适应不同需要。这样,当电机24转动,凸轮9随轴转动,当凸轮9压下杠杆8,杠杆8另一端的活动支架5被顶起,当凸轮9转过,则活动支架5失去支承力,突然由高点落入低点,由于凸轮9连续转动,活动支架5便处于不断的上升与下落的连续活动中。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患者将踝部放在助活器活动支架S上,其位置以脚跟能落到固定支架4上为准,助活器启动后,脚放在活动支架上被顶起,又突然落到固定支架上,从而形成良好的活动和轻微震动筋、骨、肉作用。实施例中,固定支架S比活动支架4的最低点高出10毫米,当脚跟落在支架上,使下肢整体悬空震动,实际活动量为30毫米;如果感到活动量大,可换上其它尺寸的固定支架,使活动距离为20毫米或更小。如果要活动上肢,以胳膊肘能落在固定支架上为准。因助活体积占了一定位置,胳膊肘可能落不到固定支架上,这时可将助活器转180度将胳膊肘以上60毫米处放在活动支架上,使胳肘落在固定支架上。也可用于平时健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博,未经王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5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