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无效
申请号: | 99225717.4 | 申请日: | 1999-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365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赖明骏;罗勃G·马丘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18;H01R1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直接连接子板与母板,并且包括有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
在现有电脑中广泛使用板对板式电连接器组合来直接连接子板与母板,而无需使用排线或其它辅助装置。板对板式电连接器组合通常包括有可对接组合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每一个电连接器都设有相对呈狭长状,并具有两排端子延伸布置其上的绝缘本体。而随着电路板上电路密度升高的趋势,连接两电路板常常需要不止一个电连接器组合。过去为实现这个目的,都先将两个以上的插座连接器夹在一起,然后再与母板焊接。而相应数量的插头连接器也夹在一起并焊接在子板上,之后,经由插头与插座连接器的对接将母板与子板电性连接。然而,这样不能确保夹在一起的连接器能处在同一高度,因此当这类电连接器对接时,其内部的端子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干涉量而导致较差的讯号传输。再者,将电连接器夹在一起费工又不便利。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改良式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以减小上述现有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的缺陷所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插座与插头连接器的板对板连接器组合,其中连接器组合可取代多数传统的板对板插头与插座连接器而无须任何夹接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其中,插头连接器设有一体成形且呈矩形的第一绝缘本体,在该绝缘本体上设有第一外壁、具有第一对接面的第一底壁及相对于第一对接面的底面。同时在外壁内自第一对接面凸伸有若干个等距设置的凸体,每个凸体均设有末端表面以共同界定第二对接面。在每个凸体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延伸穿过底壁的底面的第一端子。插座连接器设有一体成形且呈矩形的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包括有第二外壁及与之一体成型的第二底壁,在第二外壁内,自第二底壁一体凸透镜伸若干隔墙,以形成与插头连接器凸体相对应的若干凹槽。当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凸体收容在凹槽内,同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接触,第一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抵靠,第二对接面与第四对接面抵靠,并且插座连接器的底面与插头连接器外壁的顶面平齐。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保持端子间抵触连接的一致性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插头连接器与子板连接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在紫外线照射以安装在子板上前沿图1所示II-II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插座连接器与母板连接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在紫外线照射以安装在母板上前沿图3IV-IV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焊接在相对应的电路板上并对接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插头连接器10包括由塑胶射出成型的矩形绝缘本体12,及由金属板冲制成型的若干个端子18。绝缘本体12具有矩形外壁13、底壁16及收容在外壁13内且自底壁16凸伸的六个等间距的凸体14。
底壁16具有相同的厚度以使底壁16的上表面所设的第一对接面166在绝缘本体12水平放置时具有同一高度。再者,自底壁16凸伸有相同高度的凸体14,以使凸体14顶面所设置的第二对接面142在绝缘本体12水平放置时能保持相同的高度。而在底壁16靠近两外壁13的纵向侧壁132处设有两定位槽164。
插头连接器10所设的六个凸体14可产生相当于六个夹在一起的传统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尽管本实施例为六个凸体,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此数的限制。在每一凸体14两侧均垂直设有若干个穿透底壁16的端子通道144。端子18设有接触部182、干涉部184、尾部186及粘附在尾部186的底侧的一小块焊料188。在底壁16沿对角线方向上的两个斜角向下延伸各设有一电路板安装柱19。
为在绝缘本体12上装设端子18,每一端子18均自底壁16的底面162穿过底壁16进入相对应的端子通道144内,并且连接端子18的干涉部184干涉卡合在底壁16的位置,端子尾部186位于底面162之下,且接触部182收容在端子通道144内。
然后,将插头连接器10通过安装柱19分别对应插入子板17上所设的洞孔172中而安装在子板17上,随后将插头连接器10与子板17一起通过紫外线照射以熔化焊料188从而将插头连接器1机械性和电性连接到子板1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5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