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挤压出聚氯乙烯塑料板材无效
申请号: | 99226205.4 | 申请日: | 199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799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文龙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E04F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鸿亮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出 聚氯乙烯 塑料板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挤压出聚氯乙烯塑料板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共挤压出聚氯乙烯塑料板材通过其压出成型时,于其一端面延伸出一曲弧面,并形成一容置空间,供容置电线之用。
习知的踢脚板是由木材制成的,然而由于现今的木材来之不易,且价格昂贵,故已渐渐采用发泡塑胶料来制作踢脚板(请参阅图1所示),而塑料的发泡方式有两种:一为内发泡法,另一则为外发泡法。外发泡法,又名自由发泡法,所发泡出来的塑料需另行涂装,以使发泡塑料表面平滑美观;而使用内发泡法制作的聚氯乙烯发泡塑材,表面美观,故通常使用内发泡法作为制作踢脚板的方法。
而以往使用木材所制成的踢脚板,其内无法埋设电线,故电线就需配设于踢脚板外,使得室内设计的美观性受到影响;虽然,后来的塑料发泡方式的踢脚板(请参阅图1所示)改善了这个问题,即其塑料发泡方式的踢脚板发泡、压出的同时,会于其踢脚板内形成复数个槽洞,可供容置电线,但前述的无复个沟槽,其内径较小、形状不一,且其中有些槽孔于发泡、压出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变形,因而无法通连到底,造成穿设电线时的不便,增加施工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共挤压聚氯乙烯塑料板材,该塑料板材通过发泡塑料压出时,在前述发泡塑料的一端压挤出一曲弧面,从而由前述曲弧面与本体间形成可供穿设和容置电线的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共挤压聚氯乙烯塑料板材,由于该塑料板材可将电线埋入其内,当其使用于室内装潢时,不会有因电线外露而破坏整体设计的美观性;另外,其可防止外来的液体与埋没的电线直接接触而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主要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即本实用新型的共挤压出聚氯乙烯塑料板材,其由一本体及一与前述本体结合的防水件所构成,前述的本体是由聚氯乙烯发泡材料挤压而成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的本体下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曲弧部,而前述防水件结合在曲弧部的端面上,从而在前述的曲弧部和本体间形成可供穿设与容置电线的容置空间。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习用发泡材料踢脚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2、图3所示,它们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和侧面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由一本体1及一与前述本体1结合的防水件2所构成,其中,前述的本体1是由聚氯乙烯泡材料挤压而成的,而前述本体1在成型过程中,于其下端面同时延伸形成有一曲弧部11,并与本体1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2;此外,在前述本体1成型曲弧部11时,同时馈入防水件2,且通过共挤压出的成型方式,使前述防水件2结合于曲弧部11的端面上,如是构成一整体。
请参阅图4所示,其是本实用新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实用新型装设于壁面3下缘(或OA办公家具隔墙下缘),作为踏脚板使用时,通过上述曲弧部11与本体1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12,可便于容置电线4,使其不用配设于壁面3之外,从而影响室内整体设计的美观性,并还可藉由防水件2的设计,可阻挡由于不慎泼洒至地面上的液体,以加强埋设的电线4的安全性。
如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包含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文龙,未经江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6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登梯车
- 下一篇:锑-铟系化合物半导体磁阻式电流传感器